歷史上的那些國債,是如何被化解的?

最初的國債,本質是稅收擔保之債。

六種化債方式:組建特殊公司實施債轉股、設立減債基金、債務分級償還、央行認購或貸款、加征專項稅,以及傳統的低息續借。

責任編輯:張玥

一般認為,早在12世紀的意大利都市就有了國債的雛形。視覺中國/圖

一般認為,早在12世紀的意大利都市就有了國債的雛形。視覺中國/圖

面對政府債務率的上升,人們往往會增加對其本息能否按時償付的擔憂。政府債務包括國債和地方債。其中,國債作為中央政府的債務,是一國國內信用度最高、最安全的金融資產。

以史為鑒,了解國債的起源、本質,以及歷史上那些積累的巨額國債是如何被化解的,或許對認識當今的政府債務會有參考意義。

關于國債的起源,一般認為,早在12世紀的意大利都市,就有議會為了籌集戰爭等臨時支出,將用于返還本息的稅收與其它稅收分離開來、交由辛迪加銀行團保管,并由辛迪加銀行團以該征稅權為擔保發行證券籌集資金。當然,也有觀點認為現代意義上最早的國債起源于光榮革命之后的英國,即1693年議會通過法案決定對啤酒及其他酒類物品稅實行恒久性追加課稅,再以之為抵押,以佟蒂年金形式發行100萬鎊的國債。

可以看出,這兩種觀點的共同之處,都認為最初的國債,本質是稅收擔保之債。由此,根據日本學者富田俊基的著作《國債的歷史——凝結在利率中的過去與未來》所述,進一步探究國債的本質,至少可以形成三個認識。

國債的本質是什么?

認識一:由于最初國債發行是以對應的稅收來擔保償還,這意味著國債籌集的資金是未來支付本息所需的每期稅收之和,即“國債余額=稅收(1期)+稅收(2期)+……稅收(無限期)”。當然,考慮到時間因素,每期稅收應該按一定的利率折現。

所以,有觀點認為,在國債由國內居民持有時,償還國債利息的稅收源于國民,最后又回到國民手中,只是單純的所得轉移,不會造成國民負擔。這種說法忽視了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