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中國威脅論”:“北約三點動向值得警惕”
北約一直追求成為“全球的北約”,印太地區是其重點關注對象,日韓則是擔心特朗普回歸難以保障其安全,也在積極向北約靠攏。
拜登在本屆峰會上,一方面要在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安撫盟友,另一方面要挾迫盟友體系對付俄羅斯和中國,提中國議程是為破壞中俄之間的聯系,在輿論上對中國施壓,離間中俄關系。
北約的宣言包含一個“隱藏語言”,即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付出代價。雖然北約沒有言明“代價”是什么,但北約既沒能力也不太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華遏制。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4年7月10日,北約峰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與過去北約峰會對中國的溫和措辭相比,這次表態引發外界關注。(視覺中國/圖)
北約成立75周年峰會剛過去不久,聚焦中國話題的余溫未降。
2024年7月10日,北約領導人發表了《華盛頓峰會宣言》,首次公開譴責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所謂“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稱中國“持續挑戰北約利益、安全、價值觀”。
與過去北約峰會對中國的溫和措辭相比,這次表態為“重大轉變”,引發外界關注。
《紐約時報》報道稱,這是北約第一次指責中國,并認為這是對北約自身利益的背離。此前,北約更多將中國視為“遙遠的威脅”,但即將卸任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稱,這份聲明是北約向中國發出的“最強信號”。
在本次北約峰會中,“中國”成為高頻詞語。斯托爾滕貝格還宣布,計劃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和日本啟動人工智能、網絡安全、虛假信息及遏制中國相關的項目,并支持盟國與亞太伙伴舉行更多的海上演習。
“美國將中國而非俄羅斯視為首要威脅的既定政策不變?!鄙虾U▽W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震表示,盡管如今美俄關系處于敵對狀態,但美國始終認為,中國的生產力、科技能力以及發展模式,比俄羅斯帶來的威脅更大。
“中國威脅論”
在前往白宮參加晚宴之前,北約32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已經通過了這份宣言。
宣言全文多次提到了中國,指責中國“已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重要支持者”,并要求中國“停止對俄羅斯在戰爭中的一切物質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