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凡塵》:跳出“我命由我不由天”
《落凡塵》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熱血戰天故事模式之外,走出了一條新路,并且走得足夠遠,以至于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底層邏輯都進行了改寫,并在此基礎上,講出了屬于自己的故事。
責任編輯:劉悠翔
電影《落凡塵》里的眾神殿。資料圖
得道升仙與思凡下界,在中國古代傳說故事當中,構成了一對圍城內外的對偶現象:一面是“世人都曉神仙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下界凡人都想著成仙;另外一面,總有天上的神仙貪戀凡間的花花世界,忍不住私自偷偷下界。
調和這一對相互矛盾現象的,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個通行的背景設定:神仙也不自由,上界也有上界的規矩,而且比人間的更為嚴苛。
私自下界,毫無疑問就大大地壞了天界的規矩,不管是王母的女兒,還是玉帝的妹妹,都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就連峨眉山的白蛇成精下界,都會“在上天怒惱了張玉皇”,由法海來人間收服。
在這些傳說故事里,王母、玉帝、法海站在主角的對立面,卻是替天行道的正義使者。這就是所謂的“天命”。
到了《封神演義》里,“天命”更是擺布著角色的命運。太乙真人一句“這就是天數”,就可以把來為徒弟討要合理說法的石磯娘娘用九龍神火罩困住,活活煉死。
天命不可違,是這些傳說故事的底層邏輯。在古代,這樣的敘事邏輯很少受到質疑。但對于今天的現代人來說,這樣的邏輯就顯得難以理解,也難以認同了。
于是,從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我命由我不由天”成為許多神話題材國產動畫電影的故事落點。而主角所對抗的宿命、規則等,則變成了故事中真正意義上的反派。
這些“新神話”保留了所改編的神話故事母本的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