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千萬家庭記憶之光,愛康打通阿爾茨海默病“防診治”全鏈路

“剛想說什么來著?想不起來了?!?/p>

“我鎖門了嗎?鑰匙讓我放哪兒了?”

“誒,你是誰?”

……

明明前一秒還想著的事情,下一秒卻怎么也想不起來

反應和行動漸漸遲緩,性格日趨易怒和固執

老人的這些癥狀常常被家人當做是“老糊涂”

但請別大意

這些很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信號

被稱為“記憶殺手”的阿爾茨海默?。ˋD)

現階段仍是一個世界性未解難題

它作為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國主要死因排位中已上升至第五位

目前我國AD患者近1,000萬

是迄今全球患者群體數目最龐大的國家

然而這一數字仍在持續攀升

預計到2050年,我國AD患者人數將超過4,000萬

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亟需預防窗口前移

2024年7月20日-21日,由國家衛健委指導,中華醫學會、中國腦健康行動專家委員會和上海醫學創新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24腦健康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大會圍繞“2024世界腦健康日主題:控制危險因素、促進大腦健康”,匯聚國內外阿爾茨海默病及認知科學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到場,旨在全方位覆蓋腦健康領域的熱點與前沿,推動我國腦健康事業發展。

愛康集團受邀出席并攜手合作伙伴衛材中國、麥銳克生物共襄學術盛舉,聚焦AD領域最新進展,探討AD“防、診、治”未來發展新風向,共同關愛老年人健康的“頭”等大事,守護每個家庭珍貴的記憶之光。

“2024腦健康大會”活動現場

 共話AD防治藍圖

為AD精準防診治產業生態圈貢獻“愛康力量”

近年來,腦健康的重要性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腦健康與人體系統緊密相關,大腦不僅指揮著人的行為,還與心臟、腎臟等器官的功能有著密切聯系。7月20日,作為本次“2024腦健康大會”的會前會,一場以“智見未來,憶啟新章”為主題的認知障礙精準防診治研討會拉開帷幕。

來自中國神經病學界的領軍人物崔麗英教授、毛穎教授、王擁軍教授,以及國際知名企業渤健、衛材中國、銀發通、源墨科技、和睦家醫療、先通醫藥、Quanterix、愛康集團等醫療領域盟友,共同啟動“阿爾茨海默病生態圈創新轉化戰略合作項目”,各界機構合力推動阿爾茨海默病的早篩早診,促進診療關口前移。

“阿爾茨海默病生態圈創新轉化戰略合作項目”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崔麗英教授表示:“阿爾茨海默病防治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跨越學科界限,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今天,我們在這里正式啟動的創新轉化戰略合作,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具體實踐。我們相信,通過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我們能夠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為患者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診療方案?!?/p>

馮艷輝總裁表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產業聯盟成果轉化,一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人們常說,有了診,沒有藥,這個診斷本身就沒有意義。反之,有了藥,沒有診,這個藥也沒有用武之地。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是一個彼此促進的關系,所以需要我們全體生態圈的共同努力,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才能推動領域的進展。

此次戰略合作的正式啟動,標志著阿爾茨海默病生態圈創新轉化及產業聯盟成果轉化的工作進入新的階段——不僅立足于藥物研發上取得突破,還將在篩查技術、診斷方法、照護管理等多個方面實現創新。

破局AD早篩“黃金窗口

愛康攜手麥銳克生物守護千萬家庭記憶之光

如果腦海中有一塊“橡皮擦”,不斷地擦去你所有的記憶,那些甜蜜的、哀傷的、喜悅的、激動的片段,也不斷擦去腦海中那些不想忘卻的人,到最后甚至包括自己,你是否會覺得難過而又無能為力?人們大多數對“老年癡呆”耳熟能詳,還常常被當作朋友間的調侃與自嘲,但對于AD患者和家屬而言,這個詞就像一記重拳,狠狠打在心上。

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DI)發布的《世界阿爾茲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會新增一位癡呆癥患者,其中約60%-70%是AD患者。作為癡呆癥的最常見類型,AD一直是醫學界的未解難題之一,迄今仍沒有任何有效手段可以治愈。

患者腦部磁共振(MRI)結果圖
顯示雙側海馬體(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部分)已經萎縮

AD大多見于60歲以上的人群,起病隱匿,早期診斷困難,但醫學界對于AD最佳干預時間的“黃金窗口期”已有研究。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和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NIA-AA)將AD從患者無法察覺的大腦變化發展到引起記憶障礙并最終導致癡呆發生的大腦變化過程定義為“AD連續病程(AD continuum)”,即在AD患者出現臨床癥狀的10-20年前,AD的病理變化可能已經在大腦中悄然發生。因此,在疾病早期進行準確識別并及早干預是降低危害的關鍵。

愛康集團作為預防醫學的先行者,致力以體檢為起點,逐步打通覆蓋篩查、診療、康復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體系。在體檢行業,愛康已聚焦AD的早篩早診,并將適用于AD早期篩查的前沿技術與手段布局到愛康平臺。

盡管AD的發病機制尚未有定論,但大量研究證實,遺傳因素在AD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載脂蛋白E(APOE的風險基因型ε4會大幅提高AD的發病風險。2022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發表的《阿爾茨海默病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明確指出:APOE ε4等位基因是AD的主要遺傳危險因素,可使AD的發病風險增加4~10倍并使發病年齡提前,約50%的AD患者攜帶有APOE ε4基因。

截止2023年12月,愛康集團聯合南方基因已開展了3,487,428人次的APOE 基因檢測,攜帶APOE ε4等位基因的人次數為615,592,占比為17.65%。其中,攜帶APOE ε4ε4人次數為23,949(占比0.69%),攜帶APOE ε3ε4人次數為534,783(占比15.33%),攜帶APOE ε2ε4人次數為56,860(占比1.63%)。

2023年,發表于《JAMA Neurology》的一篇論文顯示:在東亞人群中,攜帶APOE ε4ε4可使AD的發病風險增加26.13倍;攜帶APOE ε3ε4可使AD的風險風險增加4.54倍;攜帶APOE ε2ε4可使AD的發病風險增加2.96倍。因此,APOE 基因檢測對于AD早期預防及制定合適的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024版60歲及以上體檢人群健康報告》
愛康集團聯合南方基因開展APOE基因檢測數據結果

腦脊液檢測和結合蛋白示蹤劑的PET-CT是目前臨床指南中診斷AD的金標準,前者通過腰椎穿刺,從脊椎骨間隙抽取一定量腦脊液;后者向體內注入帶有放射性的蛋白示蹤劑,通過影像學手段檢測致病蛋白。兩種檢測手段受限于侵入性和價格昂貴,難以適配大規模社區的AD早期篩查與診斷。2024年,愛康集團引入了麥銳克生物基于microRNA(miRNA)技術平臺推出的新型血檢產品,只需在體檢時多抽一管外周血,就有可能在臨床癥狀出現5-7年前預測AD患病風險,大大提升了AD早期篩查診斷的便捷性,進而增強就診意愿,提高就診率,讓更多老人“遺忘”的腳步更慢一些。

目前,我國AD存在三“低”,即認知程度低、就診率低、接受治療的比例更低。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對AD的總知曉率超過90%,但因為自覺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下降等早期癥狀而主動到醫院就診率僅有12.9%,顯現出的本質還是大眾對于AD及其危害的認識不足以及重視程度不夠。體檢機構作為社會廣泛人群健康保障的橋頭堡,理應承擔在健康教育和教育管理中的社會責任。會上,愛康攜手麥銳克生物共同啟動“「愛」護腦健康·「麥」向新征程”千萬人群AD早篩計劃,該計劃將在愛康58大城市近170家體檢、齒科與醫療中心落地,通過科普、宣教、義診等系列活動,多措并舉助力AD防治窗口前移,造福更多家庭。

愛康集團攜手麥銳克生物啟動
「愛」護腦健康·「麥」向新征程千萬人群AD早篩計劃

從“對癥治療”到“對因治療”

愛康牽手衛材中國為患者守住記憶之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慢病一樣,存在著很多可調控的危險因素,從早篩、早診到早治成為AD防治關口前移的“三駕馬車”,若能積極地采用相關措施控制危險因素或介入干預,極有可能延緩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AD自1901年被首次記載到如今的100多年間,全球用于臨床治療的藥物屈指可數,此前,國內僅有6款相關藥物,且均以短期癥狀改善為主,隨著疾病的進展,病程的延長,藥效有所減退。2024年1月9日,國家藥監局官網公示,衛材中國遞交的阿爾茨海默病一類新藥侖卡奈單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樂意保?)上市申請獲批,用于治療由AD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和AD輕度癡呆。作為首個獲FDA完全批準的新藥,樂意保?將引領早期AD從“對癥治療”跨入“對因治療”的新時代,即從源頭上延緩病情發展。

AD的主要病理特征主要體現在人類大腦內存在的一種名為β-淀粉樣蛋白(Aβ)的致病元兇,它是一種具備毒性的“垃圾物質“,如Aβ在大腦內異常沉積,得不到清除,繼而會形成“斑塊”,損傷神經元細胞,進而影響記憶、思考和其他認知能力。臨床研究數據顯示,使用樂意保?后,患者大腦內的Aβ沉積即顯著降低,用藥3個月后,腦內Aβ負荷下降23%, 18個月后腦內Aβ負荷下降71%,有效延緩疾病進展27%。其中,處于AD早期階段的患者在18個月的治療期間,整體認知和功能水平被按下“暫停鍵”,60%的患者甚至出現改善,有望讓記憶之舟重新揚帆起航。

愛康集團與衛材中國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7月21日,愛康集團與衛材中國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愛康集團旗下醫療中心全面引進并應用樂意保?,現已正式開放預約,將為早期AD帶來新的治療方案與希望。

以上愛康集團旗下部分醫療中心已正式開放預約
如需進一步了解,請電話詳詢

AD新藥的橫空出世,無疑是將為更多患者和家庭帶來曙光。但專家提示:這藥雖好,早期用上才最有效!打贏“記憶保衛戰”,早期發現才是關鍵。及早識別癥狀,介入干預,積極治療,不僅能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生活質量,也能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面對阿爾茨海默病,我們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每一段珍貴的美好記憶都值得用愛守護。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被時光溫柔以待,老有所依。

數據來源:

① Ren R, Qi J, Lin S, et al. The China Alzheimer Report 2022. Gen Psychiatr. 2022;35(1):e100751.

②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DI):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8.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dementia research: New frontiers

③ 徐勇,王軍,王虹崢,等. 2023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數據與防控策略[J]. 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病,2023,6(3):175-192. DOI:10.3969/j.issn.2096-5516.2023.03.001.

④ 阿爾茨海默病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22, 55(5): 421-440.

⑤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癡呆與認知障礙學組.阿爾茨海默病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J].中華神經科雜志,2022,55(5):421-440.DOI:10.3760/cma.j.cn113694-20211004-00679.

⑥徐勇,王軍,王虹崢,等. 2022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知曉與需求現狀調查[J]. 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病,2022,5(4):265-277. DOI:10.3969/j.issn.2096-5516.2022.04.002.

⑦ Xiao J , Li J ,Wang, J. et al. 2023 China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J]. Human Brain, 2023,2(3):1-13. DOI: 10.37819/hb.3.1771

⑧ LEQEMBI (lecanemab-irmb) injection, for intravenous use [package insert]. Nutley, NJ: Eisai Inc.

⑨Jia J, Zhang Y, Shi Y, et al. A 19-Year-Old Adolescent with Probable Alzheimer's Disease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 Alzheimers Dis. 2023;92(4):1501-1502. doi: 10.3233/JAD-239001]. J Alzheimers Dis. 2023;91(3):915-922. doi:10.3233/JAD-221065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