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寫回憶錄:普通人的一生也值得被看見
對于羞于表達感情的上一代人來說,紙張似乎比語言更容易接受?;貞涗涍@種看似原始的方式,無意中成為了許多人理解父輩和祖輩的橋梁。
老人們告訴她,也許寫出來的回憶錄,子女們未必能從頭到尾看完。
責任編輯:李慕琰
代寫回憶錄的服務近年來在社交平臺流行,讓普通人可以記錄自己的一生。(視覺中國 圖)
過去一年,青梅走進過幾十個老人的一生,也曾在一些人的故事門外猶豫、徘徊。
疫情中,不同朋友家里的老人相繼感染去世,其中一位是她發小的奶奶。幼年時,青梅常去朋友家吃飯,奶奶參與過當地民間傳說讀本的編纂,會給她們講北方的民間故事。奶奶身體硬朗,從感染到去世不過短短一個月,令人猝不及防。朋友沒能趕回家見奶奶最后一面,也錯過了葬禮。
青梅試圖安慰她,但朋友拒接了她的視頻通話,獨自消化悲傷。后來她告訴青梅,雖然奶奶留下了一本書,但很遺憾那不是奶奶自己的故事。
2023年初,青梅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有專門給老人寫回憶錄的工作,想起電影《尋夢環游記》里的一句臺詞: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青梅和她的同齡人工作后大多移居外地,每年通常只能回家一次,很難聽到長輩聊他們的故事,更別說為他們記錄下什么。她做過多年的出版編輯,也曾寫過一本半自傳的書籍,她想,或許可以嘗試給別人寫回憶錄。
此后一年多的時間里,青梅接觸過許多老人。他們的人生各有千秋,有人一生充滿高光,也有人大起大落。過往的林林總總,有人已盡數釋然,也有人徒留遺憾。無論如何,青梅覺得,這些人的一生都值得被看見。
“即使他沒有那么多正面形象,也要記錄下來”
一個男生聯系青梅,希望她能記錄下母親和小姨的故事。小姨是文工團出身,相貌出眾,可惜早早去世,母親一直放不下。
青梅和這位母親約定見面,聊天地點在對方的辦公室,那里陳設簡單,墻上掛著一幅山水圖,她們在一張圓形的小會議桌旁面對面坐著。委托人已到臨近退休的年紀,妝容精致,穿著一身棉麻質地的衣服。一開始她有些拘謹,問青梅自己該準備什么,隨著聊天的深入,她慢慢放松下來。兩姐妹的故事徐徐展開:
她14歲那年,父母早亡,妹妹才2歲,從此兩人相依為命。當時為了給妹妹找吃的,她不得不挨家挨戶討要糖水。在她插隊那會兒,妹妹進入文工團,為了照顧妹妹,她特意向組織申請,調到了妹妹所在的城市。不幸的是,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