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將邁向何方?

改革可概括為兩大內容:規范政府財政收支、央地財政關系的再調整。

針對財稅體制改革,《決定》中的部分表述是首次出現。包括: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為地方附加稅;適當下沉部分非稅收入管理權限;規范經營所得、資本所得、財產所得稅收政策,實行勞動性所得統一征稅。

責任編輯:張玥

財稅體制的改革方向:規范政府財政收支、央地財政關系再調整。視覺中國/圖

2024年7月15-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

21日下午,兩萬余字的《決定》全文公布,共涉及三百多項改革舉措。其中近八百字的內容,闡述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方向和具體舉措。

過去半年,財稅體制改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

此次改革,延續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財稅體制的改革方向,主要涉及兩大內容:規范政府財政收支、央地財政關系的再調整。

隨著各級政府“過緊日子”成為常態,規范財政收支變得尤為重要。對此,《決定》提出了零基預算改革、優化稅制結構、稅收征管改革等多項舉措。

關于央地財政關系的再調整,改革總體思路是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提升財力與事權匹配程度。此外,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

“不得違規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金?!?月19日,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決定》時表示,針對地方政府和基層財政困難,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財稅體制改革,《決定》中的部分表述是首次出現。例如,勞動性所得統一征稅;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為地方附加稅;適當下沉部分非稅收入管理權限等。

勞動性所得統一征稅

《決定》中,關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第一句話,就是“健全預算制度,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把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

其中,依托“政府信用”的提法此前少見,暫未明確是何種收入。一般來說,依托行政權力獲取的收入對應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依托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對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

2021年11月,湖南省政府在關于預算制度改革的方案中,提到了依托“政府信用”的收入,要納入政府預算管理。其他省份則未見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