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12369

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部級環保熱線“010-12369”剛剛開通,噪聲污染舉報排在各類污染舉報的第三位,2016年上升到第二位,當前已成為首位,約占舉報總量的57%。

棘手的環保問題解決了,“當初舉報時他有多激動,問題解決后他就有多感謝你?!鄙鷳B環境部應急中心工作人員說。不少地方接線員都收到過錦旗和真摯的道謝。

責任編輯:汪韜

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受理處工作人員王柳接聽“12369”電話。受訪者供圖

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受理處工作人員王柳接聽“12369”電話。受訪者供圖

“12369”,耳熟能詳的環保舉報熱線,現在已成為空號。

誕生于2001年,全國各地曾有數百個“12369”,撥打這五位數字,就可聯系上當地的環保局/廳,其中,“010-12369”更是直通原環保部。

2024年4月底,全國各地的“12369”全部停用,歸并入“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二十余年,通信工具從有線電話變成觸屏手機,移動網絡從2G升級到5G。高峰期每天數百通電話的“12369”,也見證了中國的環保進程。2009-2015年,“010-12369”收到排在前三位的舉報類型是大氣、水、噪聲;而如今,噪聲已位列舉報榜榜首,大氣投訴降為次席。

“12369”停用不代表環保舉報的終結,微信和網絡投訴舉報的案件數量,早已經超過了電話。2020年,“12369環保舉報”微信平臺與生態環境部信訪平臺合并,變成“全國生態環境信訪投訴舉報管理平臺”。

電話那頭的環境信訪工作人員,工作場景從電話轉移到了電腦,受理、辦理、反饋舉報件等工作依然如常。

噪聲舉報躍至榜首

即便每天經過,大多數人都叫不出家門口工地的名字,但坐在辦公室的王柳,卻對重慶市許多工地了然于胸。

王柳在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工作,2003-2020年底,一直負責接聽重慶市“12369”。這份工作讓她得了一個“職業病”——在街頭看到正在施工的工地,總要湊上去看一眼公示牌,記住那一串拗口的名字。

公眾打電話投訴施工噪聲,往往只能說出自家小區的名字,不知道施工項目是什么,小區附近有多個施工項目時,更是說不清。接的電話多了,僅憑描述王柳心里也能大致有數。

蓋房、修路、鋪地鐵……重慶市民投訴舉報最多的案件類型就是施工噪聲。王柳說,2017年是重慶生態環境投訴舉報數的峰值年,全年共5.5萬余件,其中約六成都是噪聲問題。

這也與全國的情況相似。生態環境部應急中心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數據顯示,2009年,部級環保熱線“010-12369”剛剛開通,噪聲污染舉報排在各類污染舉報的第三位,2016年上升到第二位,當前已成為首位,約占舉報總量的57%。

寧靜的夜晚,噪聲格外刺耳。重慶市“12369”24小時暢通,王柳值夜班時,接到的投訴大多數是夜間施工噪聲,有時“一晚上電話就沒斷過”。

接到夜間施工噪聲舉報后,王柳會馬上通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