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第三大死因,如何預防?|世界預防溺水日
責任編輯:汪韜
炎炎夏日,水是消暑的法寶,也暗藏風險。2024年7月8日,一名21歲的女生在日本近海游玩時不慎被海水帶走,在接下來的36個小時里,不會游泳的她靠著救生圈在海上漂流了80公里,最終獲救。
這名女孩是幸運的。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每年近36萬人死于溺水,其中一半以上死亡者為25歲以下的年輕人,溺水是世界各地5至14歲兒童的第三大死因,對預防溺水的關注度相對較小,獲得的資源也很少。
世界衛生組織從2021年起,將每年7月25日定為“世界預防溺水日”。假若你是水域旁邊的一名安全員,請你檢查以下行為或設施,看看有哪些危險隱患。
1.暑假到了,幾位初中生相約一起到家附近的海邊游泳戲水,到海邊之后,他們應該____。
A.直接跳入水中,享受刺激
B.檢查周圍環境,確認有救生員在場,并遵循警示牌提示、
C.認為自己游泳技術好,選擇野外水源游泳
D.獨自一人遠離人群游泳
答案B。防溺水“四不要”:1.不要在沒有家長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2.不要在設置有警示標識的水域游泳。3.不要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4.不要在上下學途中和假期在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