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稚晟:中企“出?!奔纫盐諜C遇又要積極應對挑戰 | 2024責任年會

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

7月26日,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于廣州舉行。大會以“釋放企業社會責任‘向新力’”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行業組織、企業、機構、高校等的一線代表參與,圍繞CSR焦點議題及前沿趨勢展開深度研討。

論壇現場,歐盟中國商會副會長、中國歐盟協會理事、中國碳中和五十人論壇秘書長王稚晟發表主題演講《中企出海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新規》。

以下為發言內容摘錄。

目前,中企出海已邁入新階段,逐步形成了完善的企業生態,信息技術、先進制造、醫療健康三大行業積極性持續高漲,南北美與歐洲仍是出海企業選擇熱土。

中企出海當前仍面臨多方掣肘。以歐盟為例,挑戰主要集中于歐盟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短缺與價格上漲、全球范圍的通脹預期、全球供應鏈擾動等四方面的經濟挑戰。與此同時,歐洲出臺了多部限制非歐企業投資貿易的相關法案,中企面對歐盟投資更嚴格的審查,合規成本大幅增加,投資難度不斷上升。與之可操作的應對原則,可從四方面著手,一要推進技術進步與創新,二要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三要品牌合作深耕國際市場拓展,四是穩定可期的國家政策支持。

目前,中企出海已積累一定規模和經驗,從宏觀層面來講,中歐雙邊貿易額快速增長,互利共贏的經貿伙伴關系不斷強化。中歐經貿基于“關鍵”“優先”“可信”三個“伙伴”定位,世界經濟進入存量博弈后,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中歐關系關乎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從微觀層面來講,2022年以來“新三樣”成為我國外貿出口新動能,“新三樣”的強勢出圈:一得益于技術領先與創新;二是適宜的宏觀環境,推動自主創新,作為“有形的手”,政府發力引導非常關鍵;三是全球市場需求增長,對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四是產業鏈優勢;五是國際合作與市場拓展,通過建立海外工廠、參與國際技術合作和進入國際合作項目,中國企業能夠更有效地適應和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需全球性協同、更需與社會經濟政策協調,找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二者之間的平衡點。新規下的主要挑戰有三:一是CSRD要求公司采用雙重重要性視角增加披露難度,同時考慮影響重要性和財務重要性;二是CSRD增加了在歐貿易企業的披露范圍,在歐盟上市或發債的中國企業、在歐盟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的中國企業應關注和判斷是否會被納入CSRD要求披露的范圍內;三是CSRD要求企業披露價值鏈信息,如價值鏈延伸至歐盟以外,則需覆蓋相關企業的信息。同時,與之相應的機遇發展也有三:一是CSRD披露有效控制上下游產業鏈信息不對稱風險,對中國出海企業而言,有效緩解存在的非本土經營的競爭信息不透明劣勢,CSRD披露要求和滿足保證符合利益相關者的期望;二是CSRD披露統一標準對接國際市場,對中國出海企業而言,與在歐州經營貿易的他國企業可更便捷實現標準互認和信息對接;三是CSRD合規性將可持續發展納入企業戰略,矯正企業短視投機行為。

中企出海既要把握機遇又要積極應對挑戰,還要完善可持續能力,把握綠色轉型機遇。在此以下六方面應對建議可供借鑒:將ESG融入企業戰略發展目標,設立量化降碳目標及策略,披露可持續發展信息,開發綠色創新、綠色供應鏈管理能力,把握綠色升級結構性機遇,積極跟蹤解讀綠色政策及趨勢。

  • 更多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的精彩資訊,將通過南方周末各渠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