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責任先鋒 | 李怒云:人人都付出一點力,“雙碳”目標就一定可以達到
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
7月26日,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于廣州舉行。大會以“釋放企業社會責任‘向新力’”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行業組織、企業、機構、高校等的一線代表參與,圍繞CSR焦點議題及前沿趨勢展開深度研討。
中關村綠色碳匯研究院理事長兼院長、原國家林業局氣候辦常務副主任、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創會秘書長李怒云,是中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和林業碳管理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從政策制定、組織研編碳匯相關方法學,到創建我國唯一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要目標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今天,李怒云還奮斗于碳匯事業最前沿的創新工作,她組織國內外頂尖專家創建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自愿碳減排標準體系,致力于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應對氣候變化、生態補償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具。這二十余年來在林業碳匯領域的耕耘及所做出的奠基性貢獻,讓李怒云獲得2024年度“責任先鋒”殊榮。
李怒云在獲獎感言中表示,“生態碳匯”主要指自然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和機制。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中,碳達峰首先需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到最后還有一部分減不掉,就需要碳匯來把它吸收。而在碳中和階段,最后發力的就是靠自然生態系統碳匯來把它吸收。
她還提到,在增匯減碳方面,企業、公眾都可以身體力行,如參加植樹造林、種樹、種草,恢復植被、保護森林、保護生物多樣性,在生活中盡量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減少開車,進行垃圾分類等。人人都付出一點力,“雙碳”目標就一定可以達到。
- 更多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的精彩資訊,將通過南方周末各渠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