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得利集團: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纖維產業綠色發展

2024年7月12日,由南方周末聯合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主辦,西北工業大學新時代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企業責任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本屆論壇以“科技引領 碳尋未來”為主題,與相關領域學者、機構代表、企業高管共話“雙碳”戰略下的企業高質量發展之道。

在當天論壇上,賽得利集團可持續發展部高級經理黃文彬以《科技創新引領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黃文彬(賽得利集團可持續發展部高級經理)

今天談的主題是“科技創新引領可持續發展”,首先要介紹一下我們的企業賽得利,這是一家專注于生產再生纖維素纖維的企業。

再生纖維素纖維又被稱為人造纖維,其應用非常廣泛。再生纖維素纖維主要應用于紡織和無紡領域,其中“粘膠纖維”的生產方法是從木漿里提出纖維素,再將其轉化為纖維。大家翻開衣服的標簽,成分介紹上寫著不同比例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紡織原料主要包括棉花、皮革、滌綸等,再生纖維素纖維目前在紡織領域的使用比例大概是6%-8%,在耐用性、吸濕性等性能上與棉花相似,被廣泛應用在夏季衣物的制作中,可以創造涼感和舒適度。

賽得利是全球具有相當規模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企業,屬于新加坡金鷹集團。新加坡金鷹集團管理著多家世界領先的、以可再生資源開發為基礎的制造企業和清潔能源企業,主要業務涵蓋林業、高檔紙業、綠色纖維、棕櫚油加工、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等領域,生產經營遍及印尼、中國、巴西、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個國家。

賽得利2030可持續發展愿景

賽得利是立足于可持續資源開發的企業,致力于成為規模最大、管理最佳、效益最好、以可持續的資源開發為基礎的集團之一,保護環境,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利民、利國、利業。通過利環境、利客戶、利民、利國,最終也會讓企業自身受益。

2002年,賽得利在中國投資建廠,目前在中國境內已經有14家工廠,包括6家纖維素纖維工廠、1家紗線工廠、3家萊賽爾纖維工廠、4家水刺無紡布工廠。纖維素纖維年產能190萬噸,萊賽爾纖維年產能25萬噸,無紡布年產能15萬噸。賽得利的主要業務在中國,上??偛繋又珖酥寥虻臉I務發展。

賽得利以再生纖維素纖維業務為主導,但我們非常重視下一代纖維技術的開發。特別是如何在氣候變化頻發、全球溫度上升的情況下,發展資源節約型、循環型、氣候穩定型的纖維產品,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開發對環境和社會友好的纖維產品。我們在纖維創新開發的同時,力圖實現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從源頭開發到最終產品的使用,產品被使用后的填埋階段,我們都盡可能地控制對環境的影響,實現對環境的無害。

目前,賽得利旗下主要有三款纖維素纖維產品,優可絲、萊賽爾和纖生代。纖生代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利用廢舊紡織品,轉化為原材料來生產產品,向循環型產品發展。優可絲是我們主要的纖維素纖維產品,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這兩年集團在萊賽爾產品發力,萊賽爾產品除了兼具原來纖維素纖維的環保特性,還能在全生命周期中實現對環境影響的最小化。在企業端和產品端,我們都在力求創新,為行業和社會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賽得利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愿景。賽得利走在時代前沿,在企業社會責任、ESG等議題剛提出時就積極響應,很早就開始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賽得利2030年可持續發展愿景

2015年,賽得利發布了清晰的集團可持續發展政策,有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目標和行動計劃,并且會定期按照ESG框架指標去披露進展。2015年,我們首次發布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政策。賽得利也是在中國較早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企業之一,從2017年開始,每年發布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同時定期對標行業協會、同行企業以及國際平臺的標準,比如GRI標準、ISSB準則等,對實質性議題進行評估,不斷更新、完善發展策略。

四維度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2020年,賽得利發布了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標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17個目標,我們從四個維度細化目標行動和實踐,踐行可持續發展。這四個維度包括氣候變化,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賽得利力求在2030年實現減排30%的目標,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性保護也是賽得利重視的一個維度。2022年“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框架”提出后,生物多樣性保護這一議題在行業內逐漸受到重視。我們很早就在原料的可持續采購、企業運營端對周邊生物多樣性、水體的影響等方面確立了自己的發展目標。在源頭端,我們致力于采購能100%實現可持續的原材料,比如來源于可持續管理的人工種植林的溶解漿。我們會定期評估工廠運營對周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風險。ESG中經常提及的就是風險評估,企業要基于風險評估來制定戰略。賽得利會結合國際的生物多樣性工具對生物多樣性風險進行分析,優化戰略,特別是我們這兩年著力推進的鄱陽湖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循環經濟是我們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一家纖維制造企業,我們非常重視清潔生產的閉環,力圖通過技術創新指標進行管理,盡量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除了完全遵守國內環境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還參考國際層面標準,比如歐盟的最佳實踐技術參考文件,用多個環境評價指標來管理企業的用能和污染物(尤其是含硫氣體)排放。在纖維素纖維的生產過程中,二硫化碳是不可或缺、無法被替代的原材料,我們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對這一原材料設定減量化和循環化的目標,即全硫循環率的目標是98%。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通過回收利用等方式來實現目標,目前在企業端能實現97%的全硫循環率,在整個行業內都是排名較為靠前的。在廢棄物排放和水耗等方面也都有具體的目標,以實現閉環清潔生產。在全球循環經濟的大框架背景下,如何控制每年大量的廢棄物拋棄,使廢棄物能重新進入生態循環中,降解和重新作為原材料來使用?賽得利一方面加大投入對以廢棄紡織品為主要原材料的產品開發,另一方面不斷開發循環材料高占比的產品。以纖生代這一我們的主要產品為例,就是利用主要廢舊物生產出的新產品。在勞工健康安全和社區發展方面,我們希望通過努力造福周邊社區的近30萬人。我們設定了“0傷害事故”的目標。我們每年都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依據以上話題對自己的表現進行整體的披露。

我今天的分享主題是如何進行產品創新,為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造福和共享可持續發展。如何通過產品創新滿足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對于企業的訴求呢?那就要提到我們的一個重要產品——萊賽爾纖維。我們這兩年著力開發和實現在全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可持續管理,是從采購端、生產端、回收和處置端的管理;在原材料端,堅持綠色選材,選擇使用可持續的、能循環的原材料;創新性的纖維產品采用物理的生產過程,用溶液來提取原材料,避免了大量使用化學品,同時可以實現很低的廢水、廢氣、廢棄物排放;在生產過程中,包括溶劑等在內的原材料都進行循環回收,以避免排放;最終產品可實現天然的生物降解、回歸自然,這樣就實現了循環閉環的過程。從2020年投資的第一個萊賽爾纖維工廠,到現在有三家工廠,這一產品的產能達到了一年25萬噸。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加大對新型纖維的創新投入。除了能滿足行業需求,貢獻于可持續發展,也能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功能和性價比的需求。

在源頭端,我們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是木漿,通過木漿來提取纖維素轉化成產品。我們堅持對環境有益的全球可持續木漿采購政策,把森林可持續經營認證這一行業標準作為環境工具來衡量生產行為。歐盟最近出臺了一系列跟環境有關的法案,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減少原材料使用對上游森林資源的破壞和影響,我們也在了解并利用這個科學管理工具來逐漸增大可持續木漿的使用比例,使原材料采購變得更加可持續。同時建立嚴格的調查體系,讓原材料可以追溯到源頭端;集團層面在源頭端開展了生態保護項目,例如集團企業在印尼的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我們自營林地中有15萬公頃的土地是用來進行生態系統保護的,保護當地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整個林地種植采用鑲嵌化管理,實現系統的生態系統保護。

每年,我們會結合目前采購的狀況以及全球的環境政策,NGO組織在內的利益方對我們的建議,與各方合作,不斷更新完善政策來實現對原材料端的可持續管理。目前我們的采購都是通過森林可持續認證作為標準來開展,2023年,木漿原材料的認證比例可以達99.67%;除了企業內部管理,我們會把供應商通過自己的企業網站定期進行對外披露,也接受利益方對我們的監督和建議,實現從政策、目標、行動和對外披露各方面對木漿采購的全面管理。原材料采購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保護有很大關聯,因此我們非常重視。

我們在生產過程中也非常重視環境保護。纖維素纖維的生產,是從木材到木漿,再到纖維,全過程踐行閉環:在木材制造紙漿的過程中,使用堿法制漿工藝,來生產具有更高比例纖維素的溶液漿,同時投入生產的化學品更少,對環境污染也更低;制漿生產中產生的副產物黑液,可以被重新循環利用到發電過程中。利用更多生物質能源來進行發電,可以降低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生產萊賽爾纖維中使用的溶劑有高達99.7%的回收率;各項生產環境指標對標國際標準,同時通過精益措施實現更低的水耗和更少的廢水和廢氣排放。我們也采取各種第三方認證對生產過程和產品進行檢測,以確保生產的產品里不含有害物質,可以達到嬰童安全等級的標準。每年兩次接受歐盟法規的化學物質檢測,來確保產品里不含歐盟法規所涵蓋的化學品和有害物質,實現產品的安全。

全流程管理,最重要的是確保產品可以最終回歸自然。因為我們的產品是來自于植物資源,具有天然降解性,可以實現產品的快速降解。我們通過生物降解方面的認證(TUV OK 認證)確保我們產品可以在28天內達到降解要求。我們也對自己的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進行測算,結果顯示每噸產品的碳排放約等于2.13噸CO?當量的排放;對標可持續紡織聯盟HIGG MSI數據庫中碳排放數據,萊賽爾纖維的排放量僅為其他同類纖維的34%。這得益于工廠使用生物質能源,目前我們的日照工廠生物質能源使用量可以達到80%以上。

我們也加大對循環環保纖維的投入。從2019年開始開發新一代的循環紡織品利用廢舊紡織品生產原材料,目前已成功開發具有50%循環纖維含量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產品,并完全推向市場。

紡織行業有一個比較長的產業鏈,除了自己的纖維原料端生產,我們下游還有印染廠、紗線廠、織布廠、成衣廠以及品牌方等等。我們跟下游企業共同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希望能產業鏈協同,共建一個生態鏈,實現全流程價值鏈上的綠色推動。目前,終端品牌已大量推出萊賽爾系列產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賽得利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上的創新體現在企業運營的各方面,從生產端、運營端,到產品端等各層面。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