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甜蜜素超標,都是顧客逼的?

食客無意中一句“不甜”,商家可是聽在了心里,落實到了行動中。個人選擇甜與不甜,只在一念之間,有時卻需要整個社會去承擔代價。

責任編輯:溫翠玲

小區菜場旁有家早餐店,賣燒餅油條麻球等,其中“貓耳朵”是一絕。這是種油炸食品,扯下一塊面團,捏長,放油里一炸,出鍋時形似貓的耳朵,故名。

這家的貓耳朵,靈魂在于角落里的那盆白色粉末。每次去買,老板娘都把炸好的貓耳朵往白色粉末里一滾,貓耳朵瞬間變得雪白。我不知道這是啥寶貝,只是加了以后,甜味很足。沒放這粉末的貓耳朵,淡而無味。

我小時候,物質還不豐富,能吃到甜食是最開心的事,總覺得食品越甜越好。甜,是我們判斷好東西的標準。甜,不光形容食物,也形容生活。甜不甜,已經上升為生活質量了。長大了,我依然喜歡吃甜食,包括貓耳朵。這家的貓耳朵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貓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