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第七例艾滋病治愈者令人振奮?
如果攜帶CCR5雜合基因突變的骨髓造血干細胞療法最終被證明有效,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概率就會大增。
責任編輯:朱力遠
近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第25屆國際艾滋病大會(2024年艾滋病大會)上,來自德國柏林慈善大學醫學院的內科專家和免疫學家克里斯蒂安·蓋布勒(Christian Gaebler)報告了一個重磅消息。一名德國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經過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他體內的艾滋病病毒及癥狀已得到長期緩解,成為全球第七例可能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由于這位患者治療方法稍微有別于之前報道的六例,有望為艾滋病治愈帶來更令人期待的希望。
第一例經骨髓干細胞移植治愈并公開報道的艾滋病患者是美國人蒂莫西·雷·布朗,因其在德國柏林被治愈,因此被媒體稱為“柏林患者”。布朗1996年被診斷患有艾滋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雞尾酒療法”,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又被診斷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2007年接受化療和骨髓造血干細胞治療后,醫生意外發現他體內的艾滋病病毒消失了,2009年布朗的治愈案例被報道出來,成為全球約4000萬艾滋病患者中的第一個幸運兒。本次最新報道的艾滋病患者也是在德國柏林得以治愈,因此被媒體稱為第二個“柏林患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需要免疫細胞表面受體CCR5的協助。(資料圖)
布朗被治愈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接受了一種對艾滋病病毒具有天然免疫能力的骨髓造血干細胞治療。原來,艾滋病病毒主要入侵并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但是它們需要結合免疫細胞表面的C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