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喜:茯苓記 | 峽河西流去

峽河這地方,一直有種茯苓的傳統。山上松樹林廣大,但采挖的人多,這個季節是最熱鬧的時候,甚至有的人,似乎也不為采茯苓,就為趕個熱鬧,顯個存在,打發身上的寂寞。東山和西山,北坡與南坡,隔著一條溝一道河,遠遠的,打情罵俏,呼朋喚伴,招呼一起抽煙,吃干糧喝水,說天道地,從早至晚不息。

責任編輯:邢人儼

茯苓。視覺中國|圖

茯苓。視覺中國|圖

峽河這地方,一直有種茯苓的傳統。種茯苓這事,也不是多么掙錢,山坡上燒火,主打一個取材方便。一河兩沿的山上,野火燒不盡,風雨吹又生,松樹強勢得斧頭都得退避三舍。

現在采用的方法當然是人工種植了,又科學又高產。山上砍來松樹,截了段,刮了皮,晾曬到半干,和茯苓種子一起成片地埋在地里,3、4月份入土,7、8月間采收。而在更早之前,茯苓是野生的。家家戶戶的油鹽醬醋茶,孩子的學費,看病穿衣,禮來情往差不多都靠采茯苓收入。

每年夏盡秋至時節,正好采挖茯苓。大人和孩子,背著簍,扛起鋤,上山找茯苓。茯苓抱著松樹的根系生長,深埋土里,并不容易找到,經驗和運氣就很重要。一般來說,年輕氣盛的樹不會生長茯苓,只有那種蒼老的、病懨懨的松樹才生,但正常的松樹,哪怕活了一百年也不會顯蒼老,得找那種生了病蟲害的,樹干上被啄木鳥啄出大小一串窟窿的那種。盲挖有時也會挖到,但總是事倍功半,甚至白費力氣。通常是得看地上的土有沒有拱起的樣子,茯苓個頭大,生長快,會把地皮拱起一個包來,如果樹下的土有包,又有開裂,那準有一窩大家伙。茯苓的強大之處在于,今年采過了,明年還有,代代不息,和這個世界上的人類差不多,死死生生,興亡榮枯,沒有窮盡時。

山上松樹林廣大,但采挖的人多,這個季節是最熱鬧的時候,甚至有的人,似乎也不為采茯苓,就為趕個熱鬧,顯個存在,打發身上的寂寞。東山和西山,北坡與南坡,隔著一條溝一道河,遠遠的,打情罵俏,呼朋喚伴,招呼一起抽煙,吃干糧喝水,說天道地,從早至晚不息。也有張家的男人和李家的女人做出茍且之事來,傳為十年不乏味的笑談。

孝歌是孝堂上的歌,也叫亡歌,不能亂唱,不吉利,但到了荒天野地,就可以打破規矩,不那么講究了。采茯苓的時候,天遠地大,孝歌隨便唱。對于喜歡唱的歌手來說,歌就是日子,日子也是歌,歌就是命,命就是歌,苦也唱,喜也唱,愁也唱,樂也唱,沒有什么能把人歌分開。我最愛聽的,還是《英臺鬧五更》:

一更英臺怨梁兄,

當初結拜路途中,

去在南學把書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