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下的每一篇散文,都是認真活過的證據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一篇好散文。

近來,大批年輕人開始重讀史鐵生,他的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也再次翻紅,經典語錄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在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破30億次,相關視頻累計超過18.6萬,增長192%。

為什么一位故去十四年的作家會引發年輕人的集體追憶和重讀?

當今社會,年輕人無不面臨著就業、購房、婚戀、社交等多重現實壓力,伴隨而來的焦慮和孤獨感揮之不去,喪文化橫行的今天,史鐵生的文字卻有如一股清流,給予人們力量。這份力量恰恰來源于他攤開了自己的心,向世人展示這個深陷谷底的人如何掙扎著往上攀爬。

他直面苦難——“苦難既然把我推到了懸崖的邊緣,那么就讓我在這懸崖的邊緣坐下來,順便看看懸崖下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聽?!?/span>

直面命運——“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span>

直面死亡——“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span>

史鐵生說“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不能想,卻又不能忘。”那就寫下來吧,“寫作是一種救贖,它讓我找到了與世界對話的方式?!?/span>

在寫作中獲得救贖的還有作家劉亮程。8歲喪父,母親拉扯著5個孩子艱難度日,這樣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但是寫作給了他重新進入生活的機會,他用了七八年的時間,寫成了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該書出版后,震動文壇,20余年長銷不已。

他也在寫作中完成了一次對荒野村莊和痛苦童年的回望,如他所說,“這場關于家鄉和童年的寫作,使我成功地修改了自己的童年,將其從黑暗中打撈了出來?!?/span>

打敗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走進痛苦。他們一次次直面生活的難題寫下的充滿哲思的語句,不僅療愈了自己,還療愈著萬千讀者。不少讀者也開始拿起筆,書寫自己的內心。

對很多人來說,一部小說或許太沉重,一首詩歌或許太輕盈,一篇散文卻剛剛好。小說寫作和詩歌寫作可以把自己隱藏在背后,散文寫作則不同,它要把自己生生地推到讀者面前,真誠地袒露自我的內心,也讓我們更好地審視和慰藉自己。

然而很多人在書寫時常常感到“詞不達意”“敘事不清”“表達無力”等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我手寫我心”,我們特邀6位當代知名散文家,劉亮程、蔣藍、胡竹峰、沈念、蘇滄桑、江子,集結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 三毛散文獎等得主,花費半年打磨出《南方周末散文寫作訓練營第二季|六位散文家的文字盛宴》,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用心表達世界,以文對抗時間。

早鳥價倒計時2天!

點擊上圖,立即加入學習↑

01

每一篇散文,都是我們認真活過的證據

人的記憶會淡去,但文字不會。中國最早的記事文字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甲骨卜辭和青銅器銘文,這也是散文的雛形。

在散文里,我們得以由文字窺視到寫作者與被書寫者的生命軌跡,感受他們的真切情感,所思所想。

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記錄了他從童年到中年的成長軌跡,其中每篇的風格也有所差異,有的重描寫,有的重議論;有的文筆犀利,有的充滿溫情,有的富含童趣,這種轉變也暗含著他思緒和情感的變化。

汪曾祺的散文,寫草木山川、花鳥蟲魚,鄉情民俗、凡人小事。他告訴我們葡萄在不同月份的樣子;告訴我們高郵的咸鴨蛋質細油多;告訴我們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原來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稀松日常竟也可以如此美好。

劉亮程的散文,寫一個人和一只鳥的孤獨,寫一棵樹、一窩螞蟻和一村莊人的生老病死和生生不息。一切都被定格在他的文字里,有尊嚴且靈光閃閃地活著。

每一篇散文,都是我們今生今世認真活過的證據。

 

02

每一篇散文,都在構建獨一無二的自己

我們為什么要寫散文?誠如作家謝有順所說,“不是因為這個世界少了一個故事,而是這個世界少了一個‘我’;不是因為這個世界缺少語言,而是缺少‘我’的語言?!?/strong>

散文是寫“我”的文體。寫我和別人不一樣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散文中的“我”真實、飽滿、感人,個性獨具,散文就有生命力。寫散文的過程就是一個求我、求真、求豐厚、求復雜的過程。

劉亮程說:“寫作者心中有太陽,那個文學世界便是亮的;有悲憫,那個世界便溫暖如春;有月亮和星空,那個世界便滿是人們的夢和夢想?!?/span>

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江子在《燃爆記》里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一個自私、暴躁、怯懦、隱忍的母親——

我們甚至覺得她對她喂的豬都比對我們要好。有一年欄里的豬生了病……她哭了整整一個上午!她對豬的好讓我們妒忌,豬好起來后,我們趁她不在,偷偷到豬欄邊,用鞭子把豬狠狠揍了一頓?!?/span>

他扒開自己的內心,赤裸裸地展現那些難以為外人道的傷痛。想逃離又不忍,想親近卻不能,這樣真切的愛與痛的困局,也引發了血脈親情的最大共鳴。

這樣的寫作無疑是需要巨大勇氣的,但也是一個好的散文寫作者必須做到的——真誠、坦然地面對自我。散文能夠給予我們這樣一個重新直面內心的機會。

03

散文有那么容易寫好嗎?

看起來平實易寫的散文,其實要寫得好,需要很多不著痕跡的技巧,也需要創新的表達突破。

如何把平凡的日常生活不寫成流水帳,而寫出飽滿的情感、創新又吸引呢?在魯獎作家沈念看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掘敘事的價值。

敘事性,簡單來說就是怎樣講故事——這恰巧是當今許多散文最有空間進行創新的部分。

比如我們寫一次旅行、一位親人、一件小事……作者站在回憶的終點記錄過去,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平鋪直敘,難免扁平枯燥。

可是《我與地壇》的內容時間跨度長達十五年,看似都是碎片化的故事和回憶,為何卻如此有力量?

在沈念看來,史鐵生在時間的處理上極具匠心,既體現了時間的線性流動,又通過巧妙的敘事技巧將過去、現在與未來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種典型的時間結構。有很多技巧值得我們借鑒——

一、設置清晰的時間線:

作品從史鐵生初次踏入地壇公園開始,逐漸展開他在這里的思考、觀察和回憶,這里首先用到的就是線性敘事,這也是散文寫作中最基本的時間關系。它能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逐步深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對生命的感悟和對命運的思考。

二、時間與空間轉換:

史鐵生并沒有簡單地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敘述,而是通過倒敘、插敘等手法,將過去與現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時常在敘述現在的同時,穿插著對過去的回憶,這些回憶往往與地壇公園這個特定的空間緊密相連。這種時空交錯的處理方式,使得作品在敘述上更加靈活多變。

三、注重時間感的營造:

用象征和隱喻等手法,將時間抽象化、具象化。地壇公園作為一個具有歷史和文化底蘊的空間,本身就承載著時間的印記。史鐵生細膩地描繪地壇的四季變換、草木枯榮,營造了強烈的時間感,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變化。

△沈念老師課程部分PPT講義

除此之外,沈念還總結出因果關系、空間關系其他兩種模型,并應用在作品中。

2020年,沈念用真實的素材創作成非虛構散文集《大湖消息》,講述他深入洞庭湖、去野外考察的一系列經歷故事。故事的時間跨度很大,可講述的東西太多,他便利用有布局的空間構建和表達,將圍繞洞庭湖發生的故事重新排列組合起來,利用空間關系進行敘事,這部作品一經推出大受好評,并獲得了魯獎。

茅盾文學獎得主劉亮程曾說:“中國語文教育,主要是散文教育,小學、中學、大學語文課本的選文,除了少數的詩、詞、賦,其他皆是散文?!?nbsp;

散文幾乎無所不在,小說中的記敘和描寫、人物分析、寫景狀物……寫好散文,就擁有了掌握各種體裁的萬能鑰匙。

在《散文寫作訓練營:六位散文家的文字盛宴》中,我們從“選材-結構-敘事-情感-語言”等維度,搭建好了一套系統學習的方法。

類似前文提到的寫作技法干貨,在課程中也比比皆是:

比如從中國古代文學中提煉的“水墨結構”;

“變亂”程式化散文題材的三大策略;

散文情感表達的“來源、現場、去向”;

……

早在兩年前,我們的《南方周末散文寫作課》第一季,幫助4500+名散文寫作愛好者系統訓練寫作。今年,我們繼續網羅全國優秀的散文家,不斷壯大優秀講師的隊伍,幫助大家持續提升散文寫作。

21節音頻課+6場直播答疑+作業批改+社群伴學+投稿通道

原價599元

早鳥價最后2天!

僅需429元!

南周會員僅需412元!

點擊下方報名按鈕,立即加入學習

一、6位知名散文家,20+年散文寫作秘笈

他們攬獲了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 三毛散文獎、冰心散文獎、老舍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人民文學獎等國內大大小小的重要文學獎項。

嘉賓劉亮程,是你讀散文、學散文都絕對繞不開的一位大家: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和“鄉村哲學家”。

他們也是走在散文創新前沿的作家——

比如蔣藍,他是新散文運動的杰出代表作家,也是記者、詩人、田野考察者,以“博物、博學和博識”的散文隨筆備受推崇,成為當今散文界的標桿之一;他在行走中積累了龐大的選題素材庫,將歷史、地理、人文、動植物等題材一網打盡,形成獨特的“蔣藍體”。

再比如胡竹峰,他的散文是難以被歸類的獨特存在,浸淫于古卻不泥古,注重文本創新。其作品《惜字亭下》被認為是重返漢語之美,作家韓少功評價他的散文是“重建中國文章之審美傳統的可貴立言”。

他們也是找到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專屬領域的作家——

蘇滄桑不斷深入民間生活,挖掘民間美學,“以美文的形式抵達如此宏大深邃的主題,蘇滄桑外,罕有人及?!边@是十月文學獎給她的頒獎詞。她的文字靈動幻美,意境深遠,有直觸人心的力量,被譽為“散文中的天籟之音”。

江子的散文被譽為“為中國鄉村寫史”,他的文字里有散文作品稀缺的遼闊山河之氣,和強烈的中國式美學。獲得魯獎的散文集《回鄉記》里,他用近乎田野調查的描述,刻畫了一幅轉型時期的現代農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圖”。

中國散文的傳統,淵遠流長。但隨著新的出版市場與短視頻的出現,如今的散文寫作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文體邊界在不斷模糊,急需題材與技法上的雙重創新。

所以我們需要跟隨這些寫了20+年仍在一線寫作的作家,跟隨他們一起,學習更前沿的散文觀,他們不滿足于散文的既有表達,一直在拓展自己的文字疆域,探索當下散文的種種可能。

比如沈念,他既是作家也是《湖南文學》的主編,同時擁有寫作者和編輯雙重視角的他,會把選中的稿件和退回的稿件仔細研究,對比著找出優秀稿件的共性、退稿的原因,經手的稿件越多,經驗也越豐富。他的非虛構散文集《大湖消息》,也在不斷打磨與創新中獲得了魯迅文學獎。

課程或許沒有“速成之術”,但一定滿是講師們最獨特、最底層的散文寫作理念與實踐之學!

二、高質量作業批改團隊,提供專業指導意見

寫作業是最容易提高的環節,本期作業批改團由正課講師+雜志主編+雜志資深編輯組成。多年的大量的閱稿經驗,讓他們能很快發現你寫作中的問題,優秀的作業還有機會推薦發表。

(往期訓練營作業批改)

(往期訓練營學員發表案例)

三、配套紙質版課程資料,學習更高效

學習資料涵蓋課前預習資料、講師代表作書單、課程案例選文、課程PPT講義、思維導圖。

四、高密度課程安排,系統提升散文寫作

1、社群伴學

45天社群伴學,在這里你將結識來自五湖四海的志同道合的散文寫作者們,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2、課程聽講

5大模塊,21節音頻錄播課,從底層思維到核心技法,打通選題、敘事、情感、語言的寫作全環節。

3、直播答疑

嘉賓劉亮程與5位正課講師,共6場視頻直播答疑,零距離與一線散文家討教經驗,一站式幫你解答課程中以及平時寫作中的所有疑惑。

4、作業批改

結課作業實戰,檢驗學習成果。作業將由講師與雜志主編/編輯團隊批改,幫你找到你的優勢與不足。

5、投稿通道

優秀作業有機會在《散文》《散文百家》《湖南文學》《芙蓉》《廣西文學》《雨花》等雜志刊登。

6、結業證書

完成全部課程,即獲得由南方周末簽發的電子結業證書,優秀學員還可獲得神秘禮物。

課程安排

6位當代知名散文家

20+年散文寫作獨家秘笈

從底層思維到核心技法

幫你系統構建散文寫作能力

21節音頻課+6場直播答疑+作業批改+社群伴學+投稿通道

原價599元

早鳥價最后2天!

僅需429元!

南周會員僅需412元!

點擊下方報名按鈕,立即加入學習

(本文為推廣信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