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金剛經》沒有一個“空”字,無處不在說“空”

“讀《論語》,讓你拿得起;讀《道德經》,讓你放得下;讀《金剛經》,讓你看得開。有這三部經典文獻護身,現代人的身心就不至于那么焦慮”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子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姜曉明/圖)

詩人、學者余世存的新書《打開金剛經的世界》,源自新冠疫情中的一次講演。

2020年,北大86級的同窗線上“云聚會”,這一年,正是他們畢業30周年,因為新冠疫情,線下的相聚變得困難,這場特殊的校友重聚很快演變成一系列線上講座,除了要給同學們講講這30年來的人生道路,不同院系畢業的還得就自己的專業領域給大家做普及性講學。于是,物理系畢業的講起了量子力學,數學系畢業的講起了為什么自己半輩子了還在鐘情數學研究,而畢業自北大中文系的余世存,給昔日同學講的主題是:《金剛經》的現代性。

“其實我一開始給他們講的是龔自珍,結果大家又讓我再講講《金剛經》,這讓我很驚訝,因為我身邊并沒有多少人讀《金剛經》,反而北大的2300多名校友中,有超過10%的人熟讀《金剛經》,有些人還常年吃素?!奔词鼓切]有讀過《金剛經》的校友,也流露出對這部經典的興趣。

彼時余世存剛剛出版了一本關于龔自珍的著作《己亥》,那也是知天命之年他送給自己的禮物,在書中他重點研讀了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在余世存的心目中,龔自珍是清代重要的啟蒙思想家和改良主義先驅,但龔自珍同時也是《金剛經》的身體力行者,除了誦經、持咒,他還以知識分子的態度校訂佛學經典,佛學在近代中國的復興,風氣亦由龔自珍而開。

余世存與《金剛經》的緣分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他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辦公室無意中看到一本線裝本《金剛經》。如今回憶起來,應該是鳩摩羅什的譯本。當時他并未在意,只是很隨便地翻了翻。他至今記得那本經書的古樸模樣:大字、繁體、豎排……記得“無人相、無我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這樣奇特的句式,但當時的閱讀感受磕磕絆絆,完全沒能讀進去。

《金剛經》,唐咸通九年(868年)印,1900年在甘肅敦煌千佛洞發現,現藏于倫敦大英圖書館(視覺中國/圖)

“我們這一代人很值得反省。我們這一批86級的北大畢業生里,有那種物理系的、在我們看來是天才式的人物,他跟我們說,他覺得我們80年代在北大讀的物理學課程,比不上楊振寧和李政道在西南聯大讀的物理學課程,從世界性的眼光、從物理學科的前沿程度來講,他覺得有差距。我后來反思,可能人文學科也有同樣的問題,導致我們的心智和思維方式欠缺。第一次讀到《金剛經》的時候,我完全無知,而且拒絕,我認為句式太特殊了,我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