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對電影未來的憂慮叩問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剛剛過去的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充滿著回望過去所帶來的樂觀精神。與之相比,兩個月前的戛納電影節開幕式雖然將目光對準未來,卻顯得憂心忡忡。
本屆戛納電影節,將昆汀·杜皮約導演的作品《第二幕》選作了開幕片,這看上去是個冒險的舉動。杜皮約從來都不是個照顧主流大眾趣味的電影人,他的興趣和風格也相對古怪邊緣,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口味。
但當你看完這部電影,或許就能夠理解電影節方面的意圖。首先,這部眾星云集的喜劇,要比杜皮約的前作對大眾友好得多;另一方面,杜皮約在新作中也在有意突破自己的舒適區。他對演員這一職業的思考,對當下電影生態的影射,以及對電影前景的憂慮,都讓這部電影不再只是他個人趣味的展示,而成為了一部極具時代相關性的現實之作。
混淆現實與虛幻的游戲
表面看來,《第二幕》依舊是一部風格鮮明的杜皮約電影,因為他在其中依舊熱忱地編織了一個將現實與虛幻相交織的游戲,這也是他為自己貼上的最大標簽。從《真實》到《鹿皮》再到《揚妮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