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銀行:利用ESG放大“綠色與普惠”|解碼中國ESG評級
作為地方性銀行,服務的主要群體是當地的中小微企業,ESG評價幫助湖州銀行更好地識別出違約風險低、有發展韌性的企業,給予相應的金融支持,這個過程也使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提升。
責任編輯:孫孝文
古色古香的山野民宿,群山深處的竹林農場,光伏零配件制造商,廢舊電池回收商……在湖州,旅游業和新能源產業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增速高于全省,這些小微企業,是湖州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小單元,也是湖州銀行綠色金融服務重點瞄準的主體之一。
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信用等級低、抵押能力不強等問題,小微企業融資難始終存在,盡管不少銀行綠色信貸增量屢創新高,但仍存在“普惠金融不夠綠,綠色金融不普惠”的問題。
為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自2018年起湖州市政府聯合清華大學、第三方機構探索將企業納稅情況、環保處罰等非財務信息納入金融評價,打造“綠信通”綠色融資主體評價系統。經過一系列迭代,如今該系統已升級為“融資主體ESG評價系統”,參照國際可持續投資原則,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大維度對企業進行ESG畫像。
湖州銀行引入該系統,構建了自身的ESG評價和應用模型,覆蓋全行所有客戶,同時利用深耕本地的優勢,瞄準中小微企業訴求,創新ESG金融產品和服務,走出一條扎根本土、數字賦能、開放合作的綠色金融之路。
瞄準中小微企業
南方周末:湖州銀行應用“融資主體ESG評價系統”的背景是什么?
湖州銀行:“融資主體ESG評價系統”(最早稱“綠信通”),政府最初建設目的是為推動綠色金融改革,落實綠色信貸貼息政策,通過構建綠色融資主體ESG評價模型,對企業綠色程度、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賦分,精準、高效地發放財政補貼。
湖州銀行早在2016年系統推進綠色金融之時,便開始考慮如何將客戶環境、信用、納稅等非財務表現納入貸款流程,這是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需要,也是銀行合規管理的要求。
在該系統的基礎上,我們結合自身數據庫,加入與信用風險、企業治理等銀行信貸要求關聯度高的指標,對模型進行微調,使它更適用于我們的客戶結構和管理目的。
作為區域性銀行,我們的客戶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通過納入ESG數據,可以更好地對中小微企業進行綜合畫像,做好客戶準入和貸后管理,避免了人工收集信息造成的偏差,也提升了風險管控水平。
浙江政府數字化治理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組建省市數據局,湖州市成立綠色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上線“金融數據引擎”,為全市銀行機構提供覆蓋環境處罰、稅收征繳、公益慈善等各類政務信息數據,每個銀行有專線接口登陸,根據自身需要獲取數據或評價結果,這些基礎數據建設為銀行做好綠色金融服務提供了有效支撐。
南方周末:在湖州銀行的ESG評價體系中,哪些主要依托政府平臺,哪些是銀行自主設置的?
湖州銀行:政府的評價模型有55個指標,得到ESG評級(AAA、AA、A、B、BB)和得分(0-100),數據來源主要為政府10多個部門的政務數據,包括污染排放、環境處罰、慈善捐贈、員工公積金繳存、殘疾人雇傭等。
我們以政府模型為基礎,融入銀行自身貸款管理、合規管理的要求,形成了ESG評價體系,區分不同行業,約有60~70多個指標。補充的數據一是銀行自主收集的行業數據,二是客戶的征信數據,三是外部采購的小微企業的數據。如在環境指標上,加入我們內部的環境風險分類、企業供應鏈綠色表現;治理指標上,加入企業管理分析(包括管理層穩定性、學歷、年齡層次等)、企業基礎信息(包括成立時間、償債能力、負債率、股權穩定性等)。
南方周末:湖州銀行如何將ESG評價結果納入貸款流程?
湖州銀行:我們把ESG評價納入了全部客戶的貸前審查過程。按照得分高低將評價結果分為5檔,若企業得分處于最低檔,或觸發了一票否決策略,便不予準入;而對于ESG得分高的企業,則會給予適當的利率優惠。
在貸后管理上,由于數據主要來自政務系統,基本可以實現實時更新,一旦出現安全處罰、環境違規、納稅違法、征信不良等風險信息,銀行數據系統會及時預警和提醒,推送至客戶經理線下核查,對企業情況及時跟蹤。
同時,根據現有ESG指標體系,我們選出了與企業信用風險高度相關約10項指標,形成ESG策略模型,和多種策略一起,創新金融產品,豐富了綠色普惠金融服務的種類。
做好把關和賦能
南方周末:企業綠色評價方面,湖州銀行如何避免漂綠?
湖州銀行:在金融科技上,我們根據人民銀行綠色信貸分類標準形成一套字典庫,企業所屬行業、主營業務、貸款用途等信息錄入系統,后臺會自動給出是否綠色、綠色程度的定性評價,貼上匹配的綠色標簽。
在人員設置上,每個支行設置了專業的、經過培訓的綠色金融專員,他們會核查入庫的綠色企業,調整客戶經理錄入有偏差的地方,修正基礎數據。綠色金融部門也配備了環境專業的崗位,做好綠色項目和效益的判定。
在復核流程上,更大額度的貸款項目將流轉至總行綠色金融部門,進行二次復核。我們再次評判項目資質,包括利用系統量化測算,對比行業特點、生產工藝、排放因子等,得出相應的環境效益值。新增綠色貸款每月會進行一次排查糾偏。
在內控審計上,審計部門每年會開展一次綠色金融的專項審計,邀請內外部專家對綠色資產進行核查,做好把關。
南方周末:湖州銀行根據ESG評價開發了哪些特色的金融服務和產品?
湖州銀行:在產品創新方面,一是2023年發行了全國首單ESG主題小微企業金融債,規模20億元,向ESG分數在60分以上的小型微型企業發放貸款。二是推出綠色小微快貸,產品背后有兩個ESG模型支撐,包括ESG合規模型和ESG策略模型,為符合篩選條件的企業配套金融產品。
在擔保授信方面,傳統擔保方式需要抵押資產、財務數據優異,小微企業難以滿足,我們與擔保公司合作,關注企業能效、排污等ESG表現,創新信用擔保方式,推出如“能效貸”“排污權質押貸”“濕地碳匯貸”等產品,給予企業、村集體及時的資金支持。
在政策支持方面,因為我們是地方銀行,對當地企業的需求了解較為充分。湖州政府部門,如發改、經信推出工作計劃或行動方案,要配套相應的金融方案,我們負責協同支持,結合ESG評價,對符合要求的產業給予一定的補貼和利率優惠。
用ESG評價促業務
南方周末:湖州銀行將ESG評價融入貸款流程,對自身帶來哪些好處?
湖州銀行:一是貸款質量優化。ESG評價需對大量結構化數據進行應用和分析,這個過程提升了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客戶經理錄入企業信息,是否合適準入、能匹配哪些產品、可以獲得多少貸款都在系統上一目了然,發現問題也可以及時預警,降低了不良率的發生。
二是促進業務增長。ESG模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別客戶的主體風險、違約率,在傳統需強擔保的領域,我們根據ESG模型測算,合格即可匹配一定的資金,降低了企業融資的門檻,因此有更多綠色、ESG表現良好的企業慕名而來。
三是提升品牌口碑。隨著ESG評價越做越深,也有更多關注ESG投資的機構前來合作,一起挖掘、支持符合負責任投資價值的企業和項目,合作過程相互學習,也會循環提升我們自身的ESG專業能力,在行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南方周末:從行業看,深入推進ESG投資,有哪些問題值得注意?
湖州銀行:一是需擴大ESG評價的應用范圍。目前市場上ESG評價框架很多,但主要針對的是上市公司,更多的中小企業沒有覆蓋到,若對于中小企業ESG表現有更充分的評價,可以降低違約風險,也能指引他們提升實踐表現。
二是需要解決數據缺失問題,數據收集不到位導致模型不準確、評價不到位的問題仍存在,政府、銀行和企業需進一步打通數據共享和互通的渠道。很多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來湖州學習綠色金融經驗時,發現最難復制的就是底層數據系統的建設,但這是發展綠色金融和ESG投資需做好的基礎工作。
三是需要政策指引和激勵,雖然現在政策很多,但是對應ESG基金、負責任基金落地的應用場景,依舊相對較少,處在試點階段。若要擴大規模,需設置相應的激勵和補貼機制。
這些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ESG評價若能持續對眾多企業的信用風險、成長能力進行準確的監測和評價,市場會越來越認可。
(本文受訪人:湖州銀行綠色金融部總經理 方夏瑩)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