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造“自動駕駛第一城”背后
到了2023年,武漢以接近狂飆的速度7次開放測試道路,開放測試道路里程高達3378公里,反超上海、北京。
錯過了電動化發展先機的武漢,顯然想在智能化上扳回一局。
當前在武漢的蘿卜快跑更接近于一輛定制公交車。
當補貼和對無人駕駛的獵奇消費退去,蘿卜快跑到底能留住多少乘客?
發自:武漢
責任編輯:顧策
2024年7月26日,在武漢大學一間會議室內,武漢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促進條例(草案)》進行了表決前評估。這份草案擬提請8月份召開的武漢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草案提到,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留足發展空間”。對此,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與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促進相適應的監管體制。
這份草案曾在2024年4月和6月在武漢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了兩次審議,一旦本次表決通過,意味著武漢將用法律為自動駕駛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很多其他城市對自動駕駛產業還心懷疑慮。
2024年7月23日,煙臺流傳“聽說無人駕駛要在煙臺實行”,煙臺交通運輸局城市交通科科長王春生在當地廣播電臺辟謠,“煙臺沒有實行無人駕駛的計劃,也沒有收到相關企業的申請。”
他還表態,“無人駕駛網約車試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從造成的道路擁堵、事故等問題看,還不是很成熟,應該不會馬上在全國推廣。”
廣東東莞街頭出現自動駕駛的蘿卜快跑測試車輛時,也同樣引發了市民關注。7月17日,南都記者向東莞相關政府部門求證,得到的回復是“不方便回應”。
自動駕駛在全球都面臨著同樣的信任危機。據路透社報道,2024年2月,舊金山有人縱火燒毀了一輛Waymo汽車。Waymo是一家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
但對武漢來說,發力自動駕駛產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僅僅從服務體驗和質量上來說,當前在武漢的蘿卜快跑更接近一輛定制公交車。視覺中國 圖
“自動駕駛第一城”
2019年,工信部試點了6個國家智能網汽車測試示范區,武漢、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無錫同時入選成為第一批示范區。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開放測試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
自動駕駛出租車不允許上公共道路,只能在開放測試道路上行駛,測試需要經歷封閉區測試、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示范運營四個階段,蘿卜快跑第五代車已經通過了前面三個環節,路上行駛接客的蘿卜快跑身后都貼著“示范運營”的標簽。
對一個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而言,他們最看重的就是開放測試道路的里程和范圍,越多的開放道路和覆蓋人口,意味著能積累豐富的數據,而數據的多少會決定自動駕駛技術進步的速度。
2022年7月13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主任公維潔曾在《我國智能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