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第三次發同名“省屬事業單位轉企業”文件:硬骨頭如何啃?丨快評
事業單位改革雖有其緊迫性,但人員安置問題仍然是棘手的難題。此次《意見》雖然僅僅涉及山東省直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但就“精兵簡政”而言不無示范效應,也是深化改革的題中之義。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有助于減輕財政壓力,讓公共資源進入市場并釋放市場化紅利,改善公共服務質量的同時有利于經濟發展,是值得繼續推進的,也是山東省十年發三次《意見》的目的所在。
責任編輯:陳斌
2024年7月30日,山東省人社廳聯合十部門印發《關于省屬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便于省屬事業單位轉制工作的實施”。而外界多解讀為“精兵簡政”“收回事業編”,乃至出現了“山東省事業編制改革,10萬人告別鐵飯碗”這樣的標題,引發輿論關注。
細審往年公文可知,此次《意見》編號為(魯人社字[2024]61號),但名稱一模一樣的《意見》在2019年(魯政辦[2019]18號)與2015年也下發過(魯人社發[2015]56號)。由此可知,山東省事業編制改革已經進行多年,此次印發的《意見》可稱為2015年與2019年文件到期之后的延伸與補充版本。
據新華社2015年7月2日消息,山東省糧油工程設計院等79家在省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確定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年底前將轉制為企業。這批企業包括招待所、設計院、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