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空襲專業戶,胡塞武裝向美以實施消耗戰?丨智庫視點

紅海行動更像是一場經濟戰,折磨著美以領導人和將領。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4年7月31日,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中央司令部表示,過去24小時內,美軍在紅海摧毀了三艘也門胡塞武裝的無人水面艇。2023年10月以來,胡塞武裝對以色列展開了跨境空襲,并在紅海襲擊以色列相關的商船,甚至襲擊美國軍艦。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3日,也門胡塞武裝公布新型無人機“Yafa”。 (視覺中國/圖)

胡塞武裝的跨境空襲并不是突發的行為模式。2015年,胡塞武裝就開始了自己的跨境空襲之路。長達9年的時間里,胡塞武裝一直在中東對沙特、阿聯酋等國家實施跨境空襲。并且跨境襲擊的地理范圍和對象在擴大。

“本土制造”成法寶

2015年5月26日,胡塞武裝第一次實施跨境空襲——發射一枚飛毛腿導彈,襲擊沙特的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當時,胡塞武裝控制了也門68%的國家武器儲備,其中包括飛毛腿導彈及發射器。

2016年2月23日,胡塞武裝同時向沙特的五個地區發射導彈,進行協同襲擊。胡塞武裝的跨境空襲為的是迫使沙特聯軍離開爭議領土。

除了使用飛毛腿導彈儲備,胡塞武裝也開始建立自己的本土導彈產業,實現本土化研發和生產。2015年5月,在伊朗的幫助下,胡塞武裝組建了新的導彈部隊,建立了導彈研發中心。2016年9月,通過伊朗的技術轉讓,胡塞武裝首次推出了“本土制造”的布爾坎-1型導彈。

導彈儲備在2016年底至2017年年中接近耗盡后,2017年開始,“布爾坎-2”導彈成為其跨境空襲的主力。同時,胡塞武裝將空襲目標擴大到了民用目標,民用的煉油廠和哈立德國王機場都成為了主要的空襲目標。

2019年,胡塞武裝開始大量使用制導武器,提升空襲的精度。雖然胡塞武裝對沙特的越境導彈襲擊次數大幅減少,但導彈帶來的傷亡數量顯著增加,僅在8月份就造成62名沙特人死亡。9月14日,胡塞武裝攻擊了沙特阿美的石油設施,暫時摧毀了沙特一半以上的石油產量和全球近5%的石油供應,引起了全球市場的波動。

2020年,胡塞武裝的無制導火箭儲存完全耗盡,空襲主力讓位于制導火箭。制導火箭/導彈的比例從2015年年度總數的15%增加到2022年的89%。

技術的顯著進步帶來了傷亡的顯著下降。幾乎所有致命的火箭/導彈襲擊都發生在2015年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