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新“局”:求解“看得見管不著”

各地執法權下放方案主要由各地黨委、政府制定,缺乏基于全國視野的頂層設計是改革未達到預期的主要原因。

對于城市管理是否有必要進行全國性立法,認識并不統一。反對者認為城市管理是地方政府事務,國家沒必要作具體規定。支持者則認為必須要作全國統一規定。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4年7月3日,湖南省平江縣防汛應急響應降為二級,清淤排澇工作在縣城進行。圖為城管隊員在街頭清淤。(人民視覺供圖)

2024年7月3日,湖南省平江縣防汛應急響應降為二級,清淤排澇工作在縣城進行。圖為城管隊員在街頭清淤。(人民視覺供圖)

 

南昌的城市管理體制,再一次迎來變革。

2024年7月18日上午,南昌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改名,更名為城市管理綜合指揮中心,不再有執法職能。

更名的同時,行政執法職能在分解、下放。執法支隊更名后,南昌市城管局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的執法職能劃歸市生態環境局,其他的執法職責下放至各區。

“這次下放,可能還有一個過渡期,而且過渡時間蠻長。我們下放了以后還要搞培訓、做交接?!蹦喜谐鞘泄芾砭C合指揮中心綜合股負責人虞超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撤銷市級機構、充實區縣執法力量,是2024年以來各地改革城管體制的通行做法。

比南昌早一個月,2024年6月10日,廣西的北海市就撤銷了市一級的綜合行政執法局,人員下沉到新成立的區局。之后,甘肅張掖、內蒙古赤峰市等地也陸續進行了類似的改革。

據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研究員沈榮華的觀察,本輪城管體制改革的趨勢是“執法重心和管理資源的下移”,沈榮華參與過2008年大部制改革方案的設計,也參與過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前期調研工作。

盡管是機構改革的要求,但各地城管體制改革的差異性較大,背后也存在著全國性城市管理立法缺失的問題。

組建5年后撤銷

公開報道中,2024年打響城管體制改革“第一槍”的是廣西北海。

2024年7月3日,北海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該局現僅保留部分工作人員負責市局撤銷后的善后工作。

需要厘清的是,在北海,此前綜合行政執法局與城管局是兩個單位,二者的職能迥異。

2019年3月,北海將住建、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工業和信息化、旅游文體廣電、商務、人社等11個領域的行政執法職責整合,組建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同時,北海市城市管理局更名為市政管理局。官網信息顯示,該局沒有行政執法職能,主要職能是城市園林綠化、城市廣場、城市道路、橋梁、城鎮燃氣、排水設施等方面的規劃、建設、監督工作。

而原北海市城管局的執法職能合并至綜合行政執法局。沈榮華注意到,北海市在2019年組建綜合行政執法局,實際上是按照2018年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的深化行政執法體制的要求推進的。而中央對此提出的具體要求是,“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推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