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文獻看南京大屠殺

隨著一些重要史料重見天日,完全否定日軍暴行已日益困難,日本有些人不得不作出戰略調整,將一些較“次要”的罪行推出任斬,但對關鍵的、具有標志意義的“大屠殺”則仍絕口否認,半步不讓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陳晨

一、南京周圍曾有大量日軍屠殺的尸體

近三十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隨著一些重要史料重見天日,完全否定日軍暴行已日益困難,日本有些人不得不作出戰略調整,將一些較“次要”的罪行推出任斬,但對關鍵的、具有標志意義的“大屠殺”則仍絕口否認,半步不讓。

“虛構派”大井滿的態度就是這種丟卒保車例子的典型。他在《編造出來的南京大屠殺》中說:“當然,我并不是說日本軍完全沒有不法行為。七萬人的軍隊什么都不發生,沒有這樣的道理,這是誰都會認為的常識。大西參謀給強奸兵重重的耳光,并抓至憲兵隊,這樣的事無疑在各個地方都有。”

而在日本右翼刊物《諸君!》的問卷調查中,他在第一項被殺人數的選擇答案中填了“無限地接近于0”。

南京的被殺尸體最終通過掩埋、焚燒、棄于江中等途徑清除干凈,但在相當一段時間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是否認南京屠殺的最大障礙,也是虛構派著意“辯駁”的一個關鍵。

松井石根的專任副官角良晴少佐,晚年撰文《支那事變最初六個月間的戰斗》談到日軍的大規模屠殺。因為角氏的特殊身份,他的回憶一經披露,立即引起了爭議。其中最大的爭點是“下關附近的十二三萬尸體”。據角良晴說,造成這些死者的真兇是第六師團,而下達屠殺令的是上海派遣軍參謀部第二課參謀長勇中佐,長勇下達命令時他也在場。

對此,虛構派、中間派一致質疑?!赌暇鹗贰氛J為角良晴的回憶“多有矛盾,缺乏信憑性”?!赌暇鹗焚Y料集》所附“戰史研究筆記”也認為:“角氏的誤解、偏見、記憶失誤不勝枚舉。”然而,角良晴所說并非孤證。

松井石根12月20日的日記就有一條證明:

朝10點出發,視察挹江門附近的下關,此附近仍是狼籍之跡,尸體等仍盡其遺棄,今后必須清理。

第十軍參謀山崎正男少佐在12月17日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

祝賀會解散后,由堂之脅少佐引領到市內參觀……到了揚子江邊的中山碼頭。揚子江在這附近河幅較窄。其中有七八只海軍驅逐艦下碇于此。河岸遺棄有無數死尸,被浸于水中。所謂“死尸累累”也有不同程度,這個揚子江邊才真是死尸累累,如果將之放在平地上,真的可以成為所謂“尸體山”。但看到的尸體已經不知多少回,所以已不再有一點吃驚。晚飯也滿不在乎的吧嗒嘴……“中山碼頭”一帶,與角良晴所說正是同地。

支那方面艦隊司令部軍醫長泰山弘道海軍軍醫大佐12月16日坐水上飛機到南京,下午兩點,他與艦隊機關長、主計長等一行去戰地“參觀”,他在當日日記中記到:

從下關碼頭起,在修建的一直線的廣闊的道路上開著,路面上散亂著步槍子彈,宛如敷著黃銅的砂。路旁的草地散著活生生的支那兵的尸體。

不久,從下關到通往南京的挹江門,高聳的石門下是拱形的道路,路高約三分之一埋著土。鉆入門,從下關方面就成了一條坡道。汽車徐徐前進,感覺是開在充滿空氣的橡皮袋上緩緩的向前。這輛汽車實際是行駛在被埋著的無數敵人尸體之上。很可能是開在了土層薄的地方,在行進中忽然從土中泌出了肉塊,凄慘之狀,真是難以言表。

此處的“下關碼頭”到“挹江門”一帶,與角良晴所說也是同地。

從這幾位無關者的相同記載,此事之確鑿不移,不應再有任何疑義。而且,江邊不是戰場,不論其中有沒有平民,“死尸累累”至少是屠殺俘虜的結果。

《南京戰史資料集》所附“戰史研究筆記”中對角良晴所述中有一條特別予以“批判”:“‘在橫陳著累累尸體的河岸道路上靜靜地走了兩公里。感慨萬千。軍司令官的眼淚嗚咽著往下流’的記述實在讓人吃驚。熱愛中國的大將決不會在戰場的棄尸上行車。而且,車體低的轎車也決不能夠在這之上走兩公里。我以為,僅在這點上,完全是編造,誰都可以斷言。”這樣的&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