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南京大屠殺”三派
依據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的不同立場,日本國內分為三個派別:主張“大屠殺”成立的屠殺派;完全否認“屠殺”的虛構派;有限承認“屠殺”的中間派——中間派里又分小屠殺派和中屠殺派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陳晨
南京大屠殺在日本受到廣泛關注,是20世紀70年代初。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本多勝一1971年獲準來華,連續四十多天先后在廣州、長沙、北京、沈陽、南京、上海等地訪問,尋訪日軍侵華暴行的證據和幸存的受害人,1971年8月末起至12月期間,本多勝一在《朝日新聞》連載發表《中國之旅》。
由于本多勝一的嚴厲批判,加上《朝日新聞》巨大的影響力,“南京大屠殺”成了日本大眾無可回避的事實,也使持反對所謂“東京審判史觀”者不能自安,激起了他們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洶涌浪潮。
第一個站出來“批駁”本多勝一的是鈴木明。1972年他在日本右翼重鎮《諸君!》4月號發表《“南京大屠殺”之謎》,次年,鈴木明的論文集也以此為題出版。“謎”之謂與漢字“虛構”同觀,從此否定“南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