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之后,網球會成為中國的“國球”嗎?

廣泛的群眾參與、巨大的球迷市場、國際賽場上頂尖的競技水平、源源不斷的球星,或許是“國球”成立的幾大條件。平民化的乒乓球,只需要一張石桌、幾塊做球網的磚頭,就可以比劃起來,為中國這個人口數量龐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準入門檻極低的運動舞臺。畢竟,在過去中國人飯都吃不飽的年代,體育何其奢侈。一部乒乓球在中國的普及史,就是一部平民體育的啟示錄。

責任編輯:辛省志

8月10日,巴黎奧運會乒乓球項目最后一枚金牌的爭奪中,中國隊以3比0的絕對優勢擊敗日本隊獲得女子團體冠軍,包攬了本屆奧運乒乓球項目的所有金牌。

從1988年乒乓球項目進入奧運會以來,10屆比賽共決出42枚金牌(前8屆中乒乓球比賽分為4個小項共4枚金牌,從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始,增加了混合雙打1枚金牌),中國隊獲得了37枚,多次包攬全部金牌。而在世乒賽、國際乒聯世界杯等國際大賽上,中國隊同樣是冠軍???,體現了中國在這一項目中絕對的統治力。

如今,世人皆知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幾乎已經沒人記得這項運動起源于英國。就像佛教的中國化一樣,乒乓球變成中國的“國球”經歷了類似的過程,在起源地逐漸式微,卻在中國蔚為大觀。經由六祖惠能“明心見性”、發揚光大的佛教禪宗,從中國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世界各地,影響深遠。今天,提到禪,沒有人會覺得它是外來事物,乒乓球也是如此。中國乒乓,不僅有常常壟斷冠軍的奧運和世錦賽戰績、一代代大滿貫國手,更是遍布小區和學校,深入城市和鄉村。

劉國梁曾在微博上透露過一組數據:中國乒乓球人口將近1億,其中專業選手有2000人,業余體校乒乓球手有3萬人,同時,一周打兩次以上、一次一小時以上的民間乒乓球愛好者多達8300余萬人。

連乒乓球的中文翻譯,都可謂神來之筆?!皃ing-pong”這個擬聲詞由英國制造商J. Jaques & S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