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習慣提升大腦能力
電子游戲能拯救生命。如果外科醫生每周至少玩幾小時的電子游戲,相比不玩游戲的醫生,他們在手術室出錯的幾率要減少1/3。
責任編輯:朱力遠
有時,截肢患者會出現幻肢癥狀——以為截去的肢體仍然存在,并感到它傳來強烈的痛、癢等感覺。美國神經科學家S· 拉馬 錢德蘭 (S. Ramachandran)曾針對有過幻肢感的患者進行了一項研究,其中一位患者名為湯姆——他失去了一只手臂。
實驗中,拉馬錢德蘭發現,如果觸摸湯姆的臉,他會感到研究人員似乎也在觸摸他已經失去的手指。實際上,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對應著大腦體感皮層的一塊特定區域,而與手相對應的區域,緊鄰臉部對應的區域。于是,拉馬錢德蘭推斷,湯姆的體感皮層已發生了明顯改變。
拉馬錢德蘭總結說,由于湯姆的那只手已經失去,不可能再向體感皮層輸入神經信號,于是負責處理臉部信號的區域,就接管了原來處理手部輸入信號的區域。因此,當研究人員觸摸湯姆的臉時,會使他覺得有人也在觸摸他斷肢上的手指。
上述神經回路的重新連接體現了神經可塑性,說明成年人的大腦具有自我改變和重塑的能力(參見《環球科學》2009年第4期 《科技重塑大腦》一文)??茖W家發現,成年人大腦的可塑性遠比預計的強。我們的日常行為和周邊環境,都能引起大腦神經回路的重新連接、功能重組和位置的改變。有些人甚至認為,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足以重塑大腦。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知道,新神經元的產生是成人大腦的一個基本特征。研究顯示,與學習和長時記憶高度相關的海馬區,是神經發生最活躍的腦區之一。
參與處理氣味信息的嗅球,也是神經發生比較活躍的腦區。然而,并非所有的新生神經元都能存活,事實上,它們中大多數都會迅速凋亡(參見《環球科學》2009年第4期《拯救新生腦細胞》一文)。新細胞的存活不僅需要營養,還得和成熟神經元形成突觸連接??茖W家希望找出影響神經發生速率和新生腦細胞存活率的各種因素——腦力和體力鍛煉都能促進神經元的存活。
方法一:運動
研究表明,小鼠在滾軸上訓練一段時間之后,海馬區神經元數量顯著增加,在學習和記憶測試中表現得更好。針對人類的研究也顯示,體育鍛煉能提高大腦的執行能力(包括計劃、組織、多任務處理能力等)。眾所周知,運動能改善情緒,經常運動的人老了以后也不容易患癡呆癥。常運動的老人的執行力,比久坐不動的老人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