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做“外人”的滋味 | 意長意短

歸屬一個群體、一個地方,是由一些細碎、微妙、無形的東西決定的,就是被熟悉的感覺和熟悉的面孔包圍,是和周圍人情感的締結。無論身處何處,人們都在推崇一種“歸宿感”?!捌串愢l”聽起來很悲慘,但在這個時代敘事發生了變化,離開——尤其是從封閉的村鎮離開的人,擺脫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開始成為幸運的人。

責任編輯:邢人儼

”當下的年輕人,很多也像候鳥一樣尋找屬于自己的生態環境?!币曈X中國|圖

“當下的年輕人,很多也像候鳥一樣尋找屬于自己的生態環境?!币曈X中國|圖

做“外人”的感覺挺好,對老師來說就是去別處當客座老師,平日要填的表格也不用填了,只是上上課。比如我去巴勒莫教漢語,跟學生講了兩小時拼音、偏旁部首之后,就在蔚藍的大海旁邊待著,躺在海邊的石頭床上曬著太陽,默默地回憶伊壁鳩魯說的,在寧靜中尋找快樂,也有臨時當流浪婦的體驗。在這氣候宜人的地方,我意識到做個“外人”的好處:西西里黑手黨肆虐,暫時住著真好,也不用受他們迫害。只是在我吃早點的餐吧老板身上,可能會看出一點端倪,揣測他們有沒有交保護費的壓力;那里的青年人也很惆悵,都合計著去別處發展。在陽光燦爛的步行街上,法國、德國游客因吃到了本地的開心果冰淇淋而喜笑顏開,一切都停留在表面,都剛剛好,不去窺視每一種現實之下的瘡痍。

我的意大利朋友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我用中文做了場夢》,漢語用得別開生面,讓很多中國人都驚嘆他的中文水平,其實他在中國才待了不到十年,寫的東西卻像出自漢學家之手。他最懂得做“外人”的感覺,大部分游客都在爬長城、看兵馬俑,在各處打卡,有些常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在盡量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但意大利北方富庶小城出生的青年亞歷忽然闖入了另一種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