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主播陷合同詐騙疑云:平臺不應縱容“呼瘋喚愚”式走紅丨快評
葛亮的發家史與網紅經歷,再次顯示了互聯網短視頻平臺“下沉市場”的龐大規模與驚人力量。這個賽道或者生態位,也總會有葛亮般的有心之人前來占據。然而,其道德倫理上的爭議與涉嫌違法犯罪的風險也同時存在。因此,平臺方理應加強監管,明確“直播帶貨”中各個民事主體的權責,切實保護商家與消費者的權益。帶貨主播也應知進退,不能再如此“審丑無下限”下去了。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有網絡熱傳視頻顯示:網紅“太原老葛”被指割商家韭菜900萬元。視頻中商家稱,“太原老葛”給其帶貨四次,累計收取傭金900萬元,但銷售額中1911萬是刷單,實際銷售額僅900萬元,并爆出刷單證據。這起事件引發輿論關注,也讓“太原老葛”與其網紅直播經歷,以及“刷單”這個網絡術語再次被推到了輿論場上。
“太原老葛”(葛亮、葛廣響)在某短視頻平臺擁有6898萬粉絲,堪稱“頭部大網紅”。早在2016年,葛亮就因惡意炒作被網信辦點名永久封禁;2019年9月,平臺曾發布公告稱,對一批“涉嫌惡意炒作、低俗八卦、刻意炫富、嚴重擾亂社區秩序、有違社會公序良俗的賬號”進行封禁處理,“太原老葛”就位列其中。但不知為何,葛亮的賬號2021年又“復活”并繼續直播帶貨。
《紅星新聞》的相關報道引述了商家王翠曬出的密密麻麻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