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學:寫本學門外亂彈

在人工智能如火如荼之際,我們不妨對寫本學的未來展開一下想象。

責任編輯:劉小磊

《寫本學研究》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24。

《寫本學研究》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24。

2017年3月底,我參加伏俊璉教授主持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5-11世紀中國文學寫本整理、編年與綜合研究”開題論證會。會上發言時,我順便給伏教授提出以重大項目為基礎和契機,辦一本“寫本學”學術刊物的建議。伏教授認真考慮并接受了這個建議,創辦了第一份以“寫本學研究”為名的雜志。

轉眼間,《寫本學研究》已出版數輯,并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最近,伏俊璉教授又命我為新一輯寫卷首語。我對寫本學沒有做過系統和有學理性的研究,這篇卷首語是以門外讀者身份來寫的,主要談談讀了《寫本學研究》之后,對稿本學的未來和人工智能對寫本學影響的一些遐想。

寫本學如今可謂顯學,目前的研究路徑,主要是從書籍史角度探討與秦漢簡帛、敦煌吐魯番文書等相關的問題。但我注意到,《寫本學研究》第一輯開始起,就刊載了王安琪《蔣禮鴻致王重民信劄鉤沉》、伏俊璉《抗戰時期一篇學術論文抄本的考證》、郭令原《楊樹達致郭晉稀書札十通釋讀》、陳平原《手稿研究的視野、方法及策略》等幾篇研究現代手稿的論文,反映出對現當代學者、作家等手稿的研究也已成為寫本學的一個領域。這種現象值得注意。

通過手稿研究近現代政治、文化和學者、作家,是一個很好的路數。讀手稿要比讀刻本復雜得多,刻本已經過規范化處理,手稿閱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