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喜:南陽小販 (一)| 峽河西流去

我有時想起小月,有時又把她忘了。想起她,是因為她帶來了這么好的衣服,伴我走過看不到盡頭的歲月,仿佛伴著我的,是一個人,一輪月亮,而不是一件衣服。忘記她,是因為見過經過的人和事太多了,它們層層疊疊漫山遍野,記憶里盛不下了,時間會自動清除并不重要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邢人儼

小月跟著叔叔跑了幾年,就開始獨立起來,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主。視覺中國|圖

小月跟著叔叔跑了幾年,就開始獨立起來,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主。視覺中國|圖

老家峽河這地方名聲不大好,不大好也不是出過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更不是人們多么不靠譜,都是因為身不由己鬧的。時間到了1961年春天,才有了現在的由龍駒寨升格來的丹鳳縣,在此之前,峽河隸屬過南邊的商南縣,北邊的洛南縣,因為總是改換門庭,左右搖擺,被人戲稱三姓家奴。在一些人眼里,峽河這地兒就不那么正經,和三國里屢屢認賊作父的呂奉先差不多。這當然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個世界上,許多人,許多事,許多時候都身不由己,誰讓你又偏又窮呢。

雖然隸屬過三個縣,但到今天,峽河人對哪個也不親近,即便是對于如今的婆家丹鳳縣,也沒有一點歸屬感。要說最有親近感的,還是南陽,雖然隔著伏牛丹江,迢迢五百里山水。

說起來,話頗長。早年間,峽河沒吃的,人們出門討飯,都往南陽走,往南陽走,一是因為順著丹江往下走,長平大道,順風順水,路好走。二是南陽有糧食,沃野千里的盆地,得白河丹水之利,世事再艱,都餓不死人。上輩里,好多女孩子都嫁到了南陽。女孩子跟著大人行討,見誰家有合適的小伙子,喪了偶的,離了婚的,給個三斗兩斗麥子就嫁了去。嫁過去,生兒育女,當家做主,家里的糧食就可以接濟娘家人、親戚們。

上世紀八十年代后,包田到戶,人們放開了手腳土里刨食,吃飯的問題漸漸解決,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穿衣的事,日用的事。峽河這地方,地緣上三不靠,去哪個縣城和集鎮都要翻山越嶺,趕一趟集,耗一天的工夫。百廢待興的年月,地里家里的活比牛毛都稠,沒有忙過來的時候。于是,另一群人就誕生了,那就是南陽小販。南陽人會做生意天下聞名,這些精明的人挑著衣帽鞋襪、日用百貨,走村串戶,唱作叫賣,一時間為峽河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