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興:安寧療護也是一種生死教育
從1990年代初一個社區衛生中心的課題開始,三十多年來,施永興接觸了幾千位接受安寧療護的患者,見證了國內從臨終關懷到安寧療護的不同發展階段,“(安寧療護要)往社區走、往居家走?,F代安寧療護不僅是醫療護理的技術,更重要的是社會大眾的生死教育”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很難不佩服施永興的精力。他年近80,不喝酒不抽煙,看起電視5分鐘就要犯困,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寫書、寫文章、講課。家里訂了七份報紙,他不僅全看,覺得有用的資料還要記錄下來。
要談論中國的安寧療護,他是繞不開的關鍵人物。如今他是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中心專家組組長,承擔第一批、第二批安寧療護國家試點的基線調查工作,“昨天我還在浙江嘉善,還到溫州去,到深圳、珠海,到處飛?!?/p>
待在上海時,他也閑不住,十多年如一日,輪番前往市內在安寧療護方面做得有代表性的20家醫療機構做人文查房。為了迎接他的嚴格檢查,每家機構都會認真準備PPT,挑選值得分享的案例,精準匯報近期的各項數據。郊區一般是兩個月去一次,中心城區則每月一次。每一次安寧療護人文查房的典型案例他也會記錄,他的字如今仍寫得蒼勁有力,一年要寫上四大本。
從1990年代接觸安寧療護理念,到如今三十多年,施永興接觸了幾千位接受安寧療護的患者,經歷和見證了國內從臨終關懷到安寧療護的不同發展階段,出版了二十多本有關安寧療護的專著。2024年7月,他主編完成了國內第一本《臨終關懷學詞典》,集結了緩和醫療疼痛的麻醉專家、衛生、法律等與安寧療護相關的專家團隊,用14年收集了1萬多個詞條,最后定下來1118個詞條。這本百萬字的詞典將作為工具書為從業人員提供專業依據。
他似乎不會累,旁人問起,他總是大笑著說這都歸功于安寧療護帶給他的活力?!鞍矊幆熥o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心態。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