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禁食或可預防癌癥
一項基于小鼠的研究發現,間歇性禁食不僅能夠控制體重和脂肪量,還對肝癌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
責任編輯:朱力遠
嚴格控制飯量和食物類型,這類精打細算控制能量攝入的方式,不只能幫助人減肥,對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甚至參與癌癥等疾病的治療,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全球肥胖持續流行的當下,這類干預措施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但是,由于每天進行熱量管理的操作相對繁瑣,對既有的飲食習慣影響較大,長期堅持并不容易。相較于此,間歇性禁食作為一種替代性方式,只需劃出一定時間作為禁食區間,周期性地堅持這樣的飲食方式,就能起到類似控制熱量的效果,因而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限制熱量的攝入無論對男性還是女性的健康都很重要,但這種干預措施的不足之處在于,很難堅持。視覺中國|圖
最近,一項基于小鼠的研究還發現,間歇性禁食不僅控制了體重和脂肪量,還對肝癌起到了預防的效果。這意味著這一干預方式未來或許可以用于相關肝病的預防和治療。
防止脂肪肝發展為肝癌
伴隨著肥胖人數的增加,脂肪肝病在世界各地也變得極為常見,表現為脂肪在肝臟中大量堆積。其中又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最為常見,患者雖然很少喝酒或者根本沒有受到酒精刺激,但肝臟代謝功能依然出現了異常,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
雖然大多時候不屬于急性的疾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的惡化,一些可能會發展成更嚴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者肝硬化,使肝臟進一步受損。還有一些隨后可能會發展成肝細胞癌,給患者帶來致命威脅。最新研究要評估的正是間歇性禁食在相關肝病進程中的作用。
用于實驗的是頗為流行的一周兩天的禁食模式,即在一周七天內隨意選擇不連續的兩天,劃定為禁食周期,其余五天照常吃飯。
而研究結果表明,這種五天正常吃飯兩天禁食的模式,在小鼠中防止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發展,對該疾病起到了預防的作用,與此同時,對已有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纖維化也有改善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長期治療和觀察顯示,還減弱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