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來談杜甫:成都這個城市有點情調,首先就是杜詩定下來的

很多詩人在塑造自己,有時候也會被人家塑造,媒體評價,貼了標簽,他自己去適應那個標簽。但杜甫沒有,他是集大成,在優美的時候就優美,苦難的時候他也不規避。

責任編輯:李慕琰

阿來已三次通讀杜甫,出版了《回首錦城一茫茫:杜甫成都詩傳》一書。(受訪者供圖)

阿來已三次通讀杜甫,出版了《回首錦城一茫茫:杜甫成都詩傳》一書。(受訪者供圖)

阿來每年都會花一段時間讀詩,從《詩經》《古詩源》開始直至唐宋,他已三次通讀杜甫。2023年,他出版了《回首錦城一茫茫:杜甫成都詩傳》一書,這源于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阿來圍繞杜甫成都詩所做的20期系列講座。

阿來從《成都府》說起,杜甫遷居成都,覺得不必再為顛沛流離而哀傷,要開始新的生活了;由《卜居》講到《堂成》,這些詩歌詳細記載了草堂的營建,經歷了選址、募資、造園等一系列過程;最后談《去蜀》《寄岑嘉州》等詩作,再現詩人臨別成都、巴蜀的心緒。

安史之亂爆發后,為了逃避無休無止的戰亂,杜甫攜家眷前往成都,尋找一個安定的棲身之地。在友人幫助下,他于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在成都,杜甫收獲了人生短暫的安樂時光。公元759年至765年,杜甫先后寓居成都3年9個月,留下240余首詩。阿來整理了這期間杜甫寫的詩,嘗試還原他晚年在成都的歲月。

雖以《塵埃落定》《機村史詩》《云中記》等小說揚名,阿來的文學生涯卻是從詩歌開始的。1980年代,他開始寫詩,一寫就是十年。此后,他的創作轉向小說。然而,在阿來心中,詩情并未泯滅,他希冀把自己的寫作帶向更廣義的詩。

趨近于當時的文藝潮流,青年阿來大量涉獵的也是外國文學作品,但那時他已對“中國人用外國腔調說話”的現象有所警惕?!霸谡Z感上、語言方式上應該跟我們自己的傳統有連接?!卑砀嬖V南方周末記者,這些年,他閱讀中國古典著作多了起來,超越了外國書的比重,是年輕時的反轉。

阿來對古典小說興趣不大,認為“即便包括四大名著,都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好”,若要提高自己的語言感受能力,還得讀中國的詩歌與散文。讀古典詩歌,繞不過的高峰便是杜甫?!暗蕉鸥?,詩歌就進入了一個成熟的時期。所有的詩體、所有的體裁他都玩,而且都玩得很好,所以他叫‘集大成’?!?/p>

講述杜甫詩的著作猶如恒河沙數,阿來不滿足于常見的串講,而是將范圍凝聚為杜甫在成都作的詩,并與當地文化相印證。阿來提及,當下講文旅融合,但大多數人沒有真正研究一個城市內在的文化氣質、歷史資源?!拔覀円蜷_一個城市的歷史,還可以有很多方法。過去時代的人的記錄,自然風貌、城市格局、人的生活狀況、社會矛盾,都在這些具體的描繪里頭?!?/p>

杜甫在許多人的印象里是個四川詩人,恰恰因為他的藝術生命里最輝煌、最成熟的日子,是在巴蜀度過的,他的詩作在這一時期躍上了新的高度。

他的詩中,那些關于成都的雨和江的美好詩句深入人心?!俺啥伎梢詾榇硕械津湴亮?。天地廣闊,雨落無邊??墒?,又有幾絲幾縷被詩意點染后,至今還亮晶晶地發出韻律的清響?”阿來寫道。

"未卜見故鄉"

南方周末:說到杜甫成都詩,第一篇肯定就是《成都府》。古人說“杜陵詩卷作圖經”,首先是從同谷到成都的十二首紀行組詩。

阿來:因為他已經開始有意識寫組詩,安史之亂當中的“三吏”“三別”,他覺得一首詩單薄,就成組地寫詩,只是那個時候沒有組詩的概念。像他的《秦州雜詩》,在天水,就是組詩。他后來從同谷來成都,也是每經一地差不多都有一首詩,桔柏渡、劍門、鹿頭嶺,下了鹿頭嶺,到了平原,遠遠看見,終于在黃昏時走到城里頭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