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聲 | 遠離現場的作者
真正了不得的,我知道幾個,他們從未來過日本,卻把日本寫得揚名世界,這事兒說說也是個樂子。
責任編輯:劉小磊
我當過編輯,做的是一種翻譯、評論日本文學的雜志,那時一聽說誰在日本待過一年乃至幾年,立馬就肅然起敬。后來我東漂日本,漸漸對僑居及其長短不以為然。住得久未必就了解日本,沒來過的也未必不能了解日本。近朱近墨不變色,依然故我,對于這種人,我起了另一種敬。
傳聞莫言沒見過大海時,翻詞典寫出了小說《島上的風》,聽說而已,幾乎沒讀過他的作品,但不以為這有什么不得了。真正了不得的,我知道幾個,他們從未來過日本,卻把日本寫得揚名世界,這事兒說說也是個樂子。
《蝴蝶夫人》海報。
按歲月來說,第一個要說的,是世界有名的歌劇《蝴蝶夫人》。
我沒看過幾場歌劇,偏巧就看過日本四季劇團的《蝴蝶夫人》,還是在北京,小征澤爾的指揮,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一百二十年前,明治年間的1904年2月17日,在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首演《蝴蝶夫人》,作曲普契尼。滿場喝倒彩,氣得普契尼發誓這輩子再也不在斯卡拉演出這部歌劇。有意思的是,四季劇團藝術總監淺利慶太卻是在這里演出《蝴蝶夫人》,聲名鵲起。首演前幾天,東方的日本對俄國宣戰,前一天有兩艘巡洋艦在寒風中駛入橫須賀港;兩位艦長都是英國海軍軍官,船員則各色人等。船是在距離米蘭百公里的熱那亞建造的,本來阿根廷定制,轉賣給日本。
歌劇《蝴蝶夫人》的原作是一部短篇小說,1898年刊登于紐約的文藝雜志。作者朗,是位美國律師兼作家,從未涉足日本。他的姐姐莎拉隨丈夫去中國傳教,橫渡太平洋,健康受損,夫妻只好在日本下船,不然,“蝴蝶夫人”或是另一副模樣也說不定。他們在橫濱居留八年,返回美國,十年后第二次來日本,這回丈夫奉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