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捕撈”難洗逐利嫌疑,異地執法應規范丨快評
互聯網時代,很多經濟活動都是全國性的,當經濟行為涉嫌違法時,如何確定管轄權,既避免逐利執法,又避免地方保護,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斌
8月22日,河北巴克集團涉嫌組織策劃網絡傳銷一案的聽證會,在山東成武縣市場監管局舉行。之前,此案因該縣市監局一名官員“扶持一個企業我沒本事,搞垮一個企業太簡單了”的言論而備受關注。
據媒體報道,該案早在2022年就已經在調查處理中。2022年10月,成武縣法院按照市監局的申請,裁定凍結巴克集團及相關主體名下銀行存款9455 萬元。近期,成武縣市監局書面告知當事人,擬對相關公司、自然人罰沒共2500多萬元。正是在巴克集團與市監局溝通的過程中,有官員說出了“搞垮一個企業太簡單”“我們有5000萬的政績要求,罰沒不能低于2100萬”等雷人的言論。
巴克集團是不是涉嫌傳銷?據媒體調查,巴克集團的區域總經銷商需要繳納上百萬元獲得總經銷資格,此后可以拿到下級代理的提成。這種模式,可能與傳銷有些類似。但此前,巴克集團所在的河北唐山市市監部門曾表示,經到企業核查,未發現其銷售模式存在傳銷風險。
當然,成武縣市監局如果認為巴克集團涉嫌傳銷,也可以調查,但程序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