垸上人家,在每一場大洪水后“白手起家”
當湖水到達警戒水位,村里會組織村民守大堤?!斑B澡都是在洞庭湖里洗的。守堤人一遍遍巡邏,連根草都要拔掉?!?br />
冬天本是農閑,垸上家家戶戶還去洞庭湖挑土修堤,以備來年汛期?!昂樗腿绔F,等到它來時再去準備,是很倉促的?!?br />
湖南省政府擬在團洲垸開展蓄滯洪區居民遷建試點,實施整體搬遷,確保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
發自:湖南岳陽
責任編輯:譚暢
2024年7月14日,湖南岳陽,回來重建家園的居民在錢團間堤上看著被水淹沒的家。南方周末記者 汪徐秋林 攝
8月初正值秋種,搬回家沒幾天的團洲垸居民們就看見當地政府組織的復耕人員開著插秧機,在農田里耕種。
一個月前,2024年7月5日,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大堤由于管涌引發潰垸。隨著決口合龍、排澇結束,居民們陸續返回家中。
回家第一步是打掃衛生。不少房子在水里泡了一個月后,被劃定為危房,拉上了警戒線。
農事也令人憂心。原本5月初播種、9月初收獲的春季稻經歷了一場洪水,面臨減產甚至絕收。數百萬斤鱸魚從網箱里跑出來,積水下降后,它們紛紛落到小河溝里,有志愿者來幫養殖戶釣魚,以期挽回一些損失。
鄉鎮給受災居民發調查問卷,詢問是否愿意搬遷,以及搬遷的意向地。面對這份問卷,一些居民感到迷茫。
“所有的房子,所有的東西,都是他們(指父母)兩次白手起家,用了一生建起來的?!焙樗蜎]團洲垸后,居民蔡夢澤(化名)說。
1977年團洲建垸,此地東、南、北三面臨洞庭湖,水患頻發,曾被稱為“湖南第一險”。上一次潰垸發生在1996年,不少人就此背井離鄉。
28年后,洪水再次侵襲又再次退去。一位最早一批回到家中的居民說,他和鄰居并不愿意搬遷,但數十年的積累毀于一旦,如何開始新生活,確實成為眼下的難題。
2024年8月25日上午,湖南省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指出,目前華容縣團洲垸決口潰垸搶險救援已完成,災后重建和居民安置工作正有序開展,擬在團洲垸開展蓄滯洪區居民遷建試點,實施整體搬遷。
洞庭湖南匯湘資沅澧“四水”,北納長江“四口”,泥沙在洞庭湖沉積,形成大量洲灘,吸引人們來墾種。歷史上,為了使收成年份增加,洞庭湖流域的人們在洲灘周圍建堤防擋水,隨著堤防加高加大,堤防保護的范圍形成了垸。
垸是流水的饋贈。過往千百年,住在垸上的人們,在洞庭湖退讓的土地上建起家園。但人與水的進退之間,洪水吞沒家園的故事,同樣在洞庭湖一次次上演。接受饋贈的人們,也接受了一種宿命——在每一場洪水過后重建家園。
28年,兩次經歷潰堤
2024年7月14日,10天前涌入團洲垸的洪水尚未退去,謝逢春(化名)站在錢團間堤上,望著他家露出水面的屋頂出神。潰垸前養的小龍蝦和雞早就不見蹤影,洪水后還能看見的,是一直站在屋頂上的十幾只鴨子。
他家養的兩條狗已游到堤岸這一邊,在他周圍游蕩。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家里被淹這些天,自己一直住在十幾公里外的親戚家,但每天還是要來堤上喂狗:“找一些剩飯剩菜給它們吃,別讓它們餓著?!?/p>
謝逢春的房子離錢團間堤不遠,這是1982年由謝逢春父親蓋的。錢團間堤將團洲垸與錢糧湖垸分割開來。7月5日團洲潰垸后,錢團間堤就作為“第二道防線”,承擔著守護身后更大面積的錢糧湖垸的任務。
據湖南省水利廳編的圖書《洞庭百問》介紹,洞庭湖區共有千畝以上堤垸226個,分為11個重點垸、24個蓄洪垸及191個一般垸。
其中,重點垸為重點保護的堤垸。而蓄洪垸,可以充當蓄滯洪區,是遇大洪水時有計劃地分蓄洪水的堤垸,其建設重點包括防洪工程和蓄洪工程兩部分。團洲垸、錢糧湖垸都屬于蓄洪垸。
52歲的謝逢春經歷過兩次潰垸。第一次發生在1996年7月,團洲垸、錢糧湖垸相繼潰口,洪水沖毀了謝逢春家的房子。據岳陽市史志辦資料和《岳陽市志》,當時團洲全鄉5500多戶受災,2466.67公頃棉花、200公頃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