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在即,如何看待美國ESG政策走向?|美國大選與ESG
自2024年美國大選開始,關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的發展方向問題再度成為兩黨辯論的議題,全球ESG趨勢和美國市場的未來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理解ESG之爭,要厘清背后的邏輯,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改變全球對氣候治理的信心與決心。
責任編輯:孫孝文
當地時間8月20日,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舉行期間,美國副總統哈里斯通過視頻表示接受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這也意味著民主黨新的領導層正在逐步形成。就在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在芝加哥發表了告別演講,拜登在演講中詳細回顧了自己在過去四年任內的政績,包括在氣候變化、社會公平等領域的進展。
自2024年大選開始,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話題再度成為焦點問題,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延續其對ESG問題的批評立場,拜登及背后民主黨對于 ESG 議題的立場則一直是較為積極,在過去三年內,拜登政府出臺了各類氣候、清潔能源的相關政策,但質疑拜登“綠色新政”失效的聲音此起彼伏。
“綠色新政”最早由全球綠色組織(Global Greens)建立的“綠色新政工作組”(Green New Deal Task Force)于2006年提出,2018年開始被美國民主黨迅速接納。
有研究顯示,最初提到“綠色新政”時,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選民普遍表示支持。2018年12月,鑒于大家對這個概念的低熟悉度,81%的注冊選民(包括64%的共和黨人)仍支持推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投資“綠色”技術研究以及為“綠色”工作提供培訓等目標。然而,隨著人們對“綠色新政”具體內容的了解加深,特別是觀點更偏右的保守共和黨選民,對此的支持率從57%急劇下降到32%。分析指出,對“綠色新政”迅速轉變的看法是國家層面黨派分化發展速度的一個例子。
圖片來源:Gustafson A, Rosenthal S A, Ballew M T,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san polarization over the Green New Deal[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9, 9(12): 940-944.
2021年,拜登上臺后,民主黨需要提出一套新的經濟紓困方案來應對經濟衰退。他們試圖以“綠色新政”為切入點,將氣候環境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有機結合,并且與“特朗普經濟學”形成鮮明對比,這也就不難解釋拜登當選首日就宣布重返《巴黎協定》,以示對于氣候議題的重視。
如何理解美國大選的ESG之爭?美國ESG政策當中又有哪些借鑒與經驗?就此,我們訪談了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專家成員、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專家陳鋒。陳鋒認為,兩黨之爭表面上體現為觀點之爭,但不一定是根本性分歧,無論誰贏得美國大選,在ESG政策上一定會有延續性。
ESG是主張,也是一種價值觀
南方周末:2024年8月,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提名人哈里斯宣布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為其競選搭檔。從ESG角度來說,你是如何看待他們的競選口號與政策的?
陳鋒:首先我們應明確一點,美國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盡管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的立場,但是實際上無論是保守或激進,其背后都有傳統的價值觀傳承。在跟不同時代的結合過程中,哪些觀點、哪些道路究竟會呈現出什么樣,它會有一些碰撞,這些碰撞的過程給人們更多的思考。實際上,正是通過各類辯論議題,達到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明確方向,繼而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些辯論過程公開傳播,促進了國民的了解,開啟民智。
另外,根據美國選舉制度,總統和大多數州的議員選舉都要通過兩黨初選確定候選人。在此過程中,激進派候選人因“語出驚人”而獲得更多關注和曝光,“綠色新政”因此迅速從一個與主流政治相悖的理念轉變為民主黨的主流話語。
民主黨看上去支持氣候變化,但其實關注氣候變化是人類的共同命運。哈里斯作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這是一個角色,所以她需要堅持職業角色所持有的觀點。包括明尼蘇達州現任民主黨州長蒂姆·沃爾茲曾公開表示,承諾到2040年該州的公用事業公司將使用 100% 的清潔能源,他認為氣候變化影響著州內每個角落的生活和生計,同時通過立法促進改善工作條件和員工福利。
從他們的主張里,很明顯能看到除了E(環境)之外,S(社會)層面也被考慮得比較充分,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具體的指導要怎么執行ESG,怎么干是市場的事情,政府站在后面要去提供規范以及形成懲罰機制。
ESG是順應人類社會進步方向的。所以我認為,ESG是主張,也是一種價值觀。ESG投資也是一樣的,需要符合人類正向價值觀的要求。
南方周末:美國的ESG問題升級為兩黨權力之爭。有不少ESG從業人員擔憂,特朗普若重返總統席位,全球氣候治理或將遇顛覆性挑戰?
陳鋒:在我看來,如果特朗普團隊選擇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很大可能也只是一種策略,難以改變全球氣候政策的趨勢。
首先,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兩黨之爭是權力之爭,表面上體現為觀點之爭,但不一定是根本性分歧,更多的是程度的差別,體現為步子的大小不同。目前,根本性分歧被夸大了,全部推倒重來的可能性太小,最后一定會在政策上有延續性。從底層的政治邏輯上來看,政府實施破壞性政策的能力會受到限制,因為美國國會、機構和市場都將起到制約作用。其次,美國是一個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憑一個國家去改變全球氣候治理的趨勢還是非常困難的。
理解ESG之爭,要看清背后的商業邏輯
南方周末:美國當前氣候政策和能源政策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陳鋒:美國的氣候政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核心目標,推動了能源政策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轉型。例如,拜登政府在《重建更好法案》中提出了加快清潔能源投資的目標,包括推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他們希望到2035年之前使美國的電力部門(power sector)實現“零碳”(free of carbon)。
能源政策的轉型,包括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和對化石燃料的限制,直接支持了氣候政策的實施。例如,美國通過增加對電動汽車、電網升級、碳捕集與儲存技術的投資,減少了對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依賴。
不過,雖然美國的氣候政策與能源政策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實施中也存在挑戰和矛盾。
南方周末:而且美國不同州之間對ESG有不同的政策和看法,這種區域化的ESG政策背后有哪些原因?
陳鋒:是的,比如化石燃料行業對美國能源供應和就業的貢獻巨大,因此在一些地區,能源政策必須平衡環保要求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即使政府在聯邦層面推行綠色能源政策,也可能面臨州一級的阻力,特別是在依賴化石燃料經濟的地區。比如在得克薩斯州,這里有強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是全美最大的能源生產州,該地一直是“反ESG運動”的戰場,今年得克薩斯州教育委員會也聲稱終止與貝萊德的投資伙伴關系,從貝萊德撤資85億美元。
在這個關系里,其實我們更多的是要想清楚最基本的商業邏輯。有一個問題:到底是“人類優先”還是“后代人優先”?這個問題可能很難回答。因為一邊是想維護后代人的發展,一邊是當代人的需求,就像不開空調會節約能源但是又會影響當代人生活,一樣的道理。
這個中間的平衡值,可以交給商業邏輯和市場規則。中美在這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在政治上,美國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在很大程度上由州政府主導。在市場導向上,新能源的發展更多依賴市場機制和私人資本。在基礎設施上,美國有著龐大的傳統能源產業基礎,也不能一口氣把當地所有的加油站全部拆掉,這在成本上是不符合市場機制的。在文化因素上,美國公眾對于氣候變化和新能源的態度也各不相同。
南方周末:2022年8月,拜登政府簽署了《通貨膨脹削減法案》,計劃在10年內發放數千億美元用于應對氣候變化和提升能源安全,包括對光伏等新能源產業進行補貼,扶持本土企業。但是美國光伏依然在今年遭遇了行業的最大危機。美國最大的屋頂太陽能安裝商之一SunPower也在本月宣布破產,應如何看待綠色新政這種看似積極的政策結果導向并不理想呢?
陳鋒:企業承擔ESG責任意味著它們需要遵守和滿足特定的標準,才可以獲得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要相信市場的能力,僅靠補貼的商業模式是難以持續的。
從宏觀上看,美國推動制造業回流實際上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主要是因為不符合比較優勢。人類從馬車時代到蒸汽機時代到人工智能時代,全球化的趨勢難以逆轉。企業通常會選擇勞動力成本較低、生產效率更高的國家來設廠。美國的人工成本較高,制造成本比勞動密集型國家高很多,制造業回流并不能體現出其產品競爭力。因此,從制造業的就業來看,現在當地工人面臨的不僅是技術帶來的國內挑戰,還要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國際競爭和就業壓力。這也引起我們的一些反思,為了應對產業變革帶來的沖擊,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是必要的。針對在就業方面受到影響的人群,可以考慮提供學習成本補貼和收入補償。
從微觀上來說,SunPower技術領先優勢被其他競爭對手趕超,而且在高利率環境下,美國民用住宅對光伏產品需求不旺。市場封閉極大地推高了美國光伏市場消費價格,也就直接抑制了光伏產業乃至整個新能源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ESG的生命力會越來越強大
南方周末:有數據顯示,美國2024年第一季度是ESG 基金流動很糟糕的時期。包括美國商會在內的幾個州和組織起訴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阻止其氣候規則的實施。ESG的目標到底重要嗎?
陳鋒:這是一個“靈魂拷問”,這個其實應該從ESG投資角度去分析。投資的目的是什么?一定是利潤最大化,ESG投資也是如此。ESG投資不僅僅是一種投資策略,而是將特定的行為準則和規則融入投資決策過程的方式,不僅是對傳統財務指標的補充,更是一種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能夠推動企業和市場朝著可持續和負責任方向發展的重要手段。
我相信ESG的生命力會越來越強大,但是能不能跑贏其他非ESG基金獲得超額收益,就要另當別論了。一方面要投業績表現良好的企業,這樣可以減少風險;另一方面是排除不符合ESG標準的企業,比如出現員工待遇低、種族歧視等等問題的企業,這樣也會比較穩健。不過這樣也會帶來一些挑戰,因為在市場機制不夠健全的情況下,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守規的企業并不一定是利潤最好的企業;同時由于ESG投資排除了一些博彩、武器制造、煙酒等行業,實際上也放棄了這些可能的高收益。這些存在道德疑問的行業往往是因為牌照壟斷和高風險高收益原則能夠獲得較高回報。
所以,ESG的目標或者說ESG投資的目標是什么?我覺得既要獲得利潤,又要守住底線。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說,比如世界領先的社會責任共同基金帕克斯世界基金(Pax World Funds),早在70年代初成立當時就明確什么樣的領域基金不會投資,將煙草、武器制造等行業排除在投資范圍之外,盡管類似領域這些收益可能很高,但不符合投資價值觀,超過了投資底線。從監管的角度上來說,應該進行方向層面的引導和違規事件的懲罰監管,用實際行動鼓勵符合人類正向價值觀的企業獲得更好地發展。美國出現的ESG 基金流動問題以及起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現象,正是投資在利潤和守住底線之間的博弈,不顧底線單純追求利潤,不符合人類進步的方向,但在特定情況下底線過高失去利潤,一定也會有人不滿意。
南方周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當前的ESG政策對我們的影響或者借鑒是什么。對于出海企業來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陳鋒:美國的ESG政策注重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如員工福利、社區參與和供應鏈的社會責任。中國出海企業可以借鑒這些做法,關注員工權益、提高工作條件,同時積極參與社區建設,以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和聲譽?;貧w本源,中國企業出海還是要把ESG底層邏輯厘清,從落實每個具體議題到策略傳播、品牌形象,更加理解當地文化,即首先是做好每個具體的議題,而不是單純的(停留在)品牌層面。企業在出海之前需要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法律要求和行業標準,并嚴格按照這些規范進行操作,根據當地的商業習慣和市場需求,調整和優化企業的運營策略。
參考資料:
1. Gustafson A, Rosenthal S A, Ballew M T,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san polarization over the Green New Deal[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9, 9(12): 940-944.
2.Wall Street Journal. Another Green Energy Subsidy Bust: SunPower files for bankruptcy, thanks in part to Biden’s tariffs.(2024-08-09).https://www.wsj.com/opinion/sunpower-bankruptcy-inflation-reduction-act-subsidies-green-energy-joe-biden-kamala-harris-a8bef0c6?mod=Searchresults_pos18&page=4.
3.The Economist. Trumponomics would not be as bad as most expect.(2024-07-11).https://www.economist.com/finance-and-economics/2024/07/11/trumponomics-would-not-be-as-bad-as-most-expect.
4.Bloomberg Law. Chamber of Commerce latest to sue over SEC climate rules.(2024-03-14).https://news.bloomberglaw.com/esg/chamber-of-commerce-latest-to-sue-over-sec-climate-rules.
5.Gustafson A, Rosenthal S A, Ballew M T, et al. How Political Polarization Increased on the Green New Deal.(2019).https://climatecommunication.yale.edu/publications/how-political-polarization-increased-on-the-green-new-deal/.
6.李坤澤, 戚凱. 拜登政府"綠色新政"與民主黨綠色轉型[J]. 國際論壇, 2021, 23(3): 19.
7.中國電力. 國外新能源政策與市場機制—美國篇.(2020-06-19).https://mp.weixin.qq.com/s/g8MLRoAb0s8QbLbA9g19zg.
8.證券日報. SunPower申請破產 業內稱全球光伏產業將面臨洗牌.(2024-08-07). http://www.zqrb.cn/gscy/qiyexinxi/2024-08-07/A1723018988466.html.
9.澎湃新聞. 美國總統首辯后的擔憂:特朗普若重返,全球氣候治理或將遇顛覆性挑戰 (2024-07-0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70709.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