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寄生蟲向大腦遞送藥物
以色列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全新的藥物遞送方法,將一種寄生蟲進行改造,使其成為運送大分子蛋白藥物到大腦相關區域的快遞員,這為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帶來希望。
責任編輯:朱力遠
人類可能罹患的神經系統疾病超過600種,例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癥、亨廷頓舞蹈癥等。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可通過重組蛋白(或抗體)加以治療,但是這種基于蛋白的療法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蛋白藥物遞送到大腦內部,因為大腦受到血腦屏障的保護,禁止幾乎所有蛋白大分子從外周血液進入大腦。
以色列科學家正在開發基于弓形蟲的大腦藥物遞送新療法。(資料圖)
最近,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大腦藥物遞送新方法,將一種喜歡入侵動物大腦的寄生蟲進行巧妙地改造,使其成為可將大分子蛋白藥物運送到大腦相關區域的“快遞員”,為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該研究成果2024年7月29日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上。
不怕貓的老鼠帶來靈感
以色列研究人員所改造的寄生蟲是一種剛地弓形蟲。弓形蟲屬于單細胞生物,幾乎無處不在,可廣泛感染各類動物,包括爬蟲類、魚類、昆蟲類、鳥類、哺乳類等動物和人,約1/3的人類感染有弓形蟲。不過大多數動物都屬于弓形蟲的中間宿主,而它們的最終宿主則有貓和貓科動物。弓形蟲一般通過糞口傳播或母嬰傳播等方式進入宿主的消化系統,隨后進入宿主的血液,隨血液系統周游全身,通過復雜機制順利突破血腦屏障進入大腦,最終長期盤踞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中,甚至伴隨宿主的一生。
跨越血腦屏障、自由進出大腦等中樞神經系統是這類弓形蟲的天生本領。大多數弓形蟲感染宿主后,一般對免疫力正常的宿主沒有直接的損害,但是也有例外。最出名的例子當屬感染弓形蟲的老鼠不再怕貓,即使走到貓的近邊也不會躲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