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億投向運河,水道會成為基建新引擎嗎?

截至2023年底,中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與2014年相比,僅增長了1%。

與公路、鐵路運輸相比,內河運輸載貨量大,且價格便宜,缺點是運輸時間長。

建設運河的資金,主要來自地方政府。

責任編輯:張玥

京杭大運河淮安段。視覺中國/圖

京杭大運河淮安段。視覺中國/圖

運河,正在成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向。

2024年8月16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務會議。會議強調,要推動實施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解決內河水運發展瓶頸問題,建成橫貫東西、輻射南北、陸海雙向、內外暢通的現代化內河水運聯通體系。

由于自然條件限制,不同水系之間難以連通,就需要人工開鑿通航河道,與自然水道或者其他運河相連。

同月,交通運輸部發布文件稱,要優化主干線大通道,有序推進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淮河干流等干線航道擴能升級。京杭運河、淮河干流,重點推動船閘擴能和航道整治工程。持續推進平陸運河建設,指導深化湘桂、贛粵及浙贛運河前期研究論證。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三年,各地規劃或正在建設的運河項目,投資額達到8500多億元,涉及八個省份。

其中,投資規模最大的是浙贛粵運河,計劃投資3200億元,全長1988公里,約是北京到廈門的距離。

2021年,江西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文件中介紹,浙贛粵運河由贛粵運河、浙贛運河組成。贛粵運河規劃全長約1228公里,規劃投資匡算約1500億元;浙贛運河規劃全長約760公里,規劃投資匡算約1700億元。

與公路、高鐵、飛機相比,運河是一種古老且緩慢的運輸通道。如今,各地為何紛紛規劃運河項目?

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增長緩慢

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為12.82萬公里。與2014年相比,僅增長了1900公里,增速為1%。

同期,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從11.19萬公里增長至18.36萬公里,增速64%;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從11.2萬公里攀升至15.9萬公里,增速42%。

2017年與2021年,內河航道通航里程甚至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例如,2017年末,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萬公里,比上年減少80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