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還鄉”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從鄉村走出去的人要“告老還鄉”沒有想象中那般簡單或容易,“鄉村回不去了”成為不少人的真實遭遇,涉及多方面的阻梗,有政策方面的,有行政管理方面的,有公共服務設施供給方面的,還有觀念與文化沖突方面的。
責任編輯:辛省志
作為大學教師,我每年暑假都會選擇回老家呆上十天半月,一來陪伴一下年邁的父母,二來每天在村里轉悠轉悠,和七大姑八大姨們聊聊天、談談心,了解一下村里的近況,三來去曾經的母??赐鲙?,順便給念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做一次講座,打打氣,鼓鼓勁。
如實說,像我一樣的人不太多,多數人會選擇呆在家里,單純地陪伴父母。我今年四十有七,也就是說,十余年后,我就到了退休的年齡。我偶爾會想,退休后,我會選擇去哪里過呢?我會回到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嗎?我要如何有意義地度過我的余生呢?我感覺這不是我一個人天馬行空的遐想,或胡思亂想,很多人正在或即將面臨像我一樣的情況:對家鄉抱有一定的情懷與情結,心存感恩或感激,有比較強烈的意愿為家鄉做一點或一些實實在在的事;退休的時候身體還算硬朗,尚有余力可以施展或發揮,有時間、精力、實力和能力為家鄉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廣大曾經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