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機器人大會:27款人形機器人登場,進工廠還是進家庭?
“你知道我們工人都怎么說嗎?要是十幾萬元一臺,他們也回去弄個100畝地,然后就讓它給俺們干活?!?br />
“從取貨到補貨到盤點,再到便利店清理,我們希望真正做到由機器人完成 24 小時無人值守?!?br />
“工業場景對于機器人的泛化性訓練效率有限。如果終局是用上通用機器人,那么讓機器人在工廠里打1萬年螺絲,也學不會別的東西?!?/blockquote>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顧策
2024年8月25 日,為期五天的世界機器人大會閉幕,27款人形機器人亮相,創下了歷史之最。它們展示了各自絕活,爬坡、搬貨、分揀、洗衣服、做漢堡、踢足球,甚至跳“ 科目三”、彈奏揚琴、寫毛筆字。
世界機器人大會創辦于2015 年。過去9年,人形機器人都是大會的“配角”。從1975年第一臺人形機器人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誕生算起,“人形機器人”從未真正走入產業。人們熟悉的機器人大多不是“人形”,比如酒店里的送貨機器人、車廠的機械臂、內窺鏡手術中的醫療機器人、掃地機器人。
曾經在機器人大會上亮相過的人形機器人也都是小尺寸,甚至是表演機器人,只能做固定動作,而這次亮相的27 款人形機器人是真正具有自主行動能力的機器人。
2022年,馬斯克宣布將研發擎天柱機器人之后,掀起了這一輪人形機器人熱潮。至少有10家中國人形機器人企業在2023年獲得融資,一些上下游的機器人廠商也開始研發人形機器人,本次大會正是這些企業首次進行成果展。
最小的才兩個月,年長的也不超過兩歲,這些娃娃機器人正在嘗試走出實驗室。至少10家企業向南方周末記者明確表示,今年會有量產計劃。按照他們的說法,2024年年底將有一大批機器人集中上市,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
來自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新款人形機器人產品“領航者2號NAVIAI”在進行機械手臂的功能展示。馮飛?圖
“讓它給俺們干活”
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展臺,布置了一個“雜貨鋪”,背后掛著一條標語,“躺平,從擁有一臺機器人開始”。
機器人領航者2號正在給觀眾們拿飲料,只是拿飲料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排隊速度,最終還是人在發飲料。
這個機器人號稱“來自浙江的機器人”。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是由寧波市政府和浙江大學的熊蓉教授團隊共建,“公司是去年年初才成立”。
背景板上的發展史顯示,他們用了11年時間研發出了領航者1號,但僅僅5個月就迭代到了領航者2號。
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的機器人已經有了訂單,“120臺已經有交付了,一個是寧波方太廚具的,一個是臥龍電氣”。
地方代表參展是本次大會的一大特色,浙江、北京、四川、上海等四個省、直轄市參與布展,都帶來了當地的機器人企業。
撐起四川館的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作為軍工背景的央企,他們在場館中心放置了主打產品——用于巡檢的機器狗。
上海館派出了青龍機器人,東道主北京也派出了天工機器人,它們代表了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比較頂尖的硬件設計水平。
自由度是衡量一個機器人靈活性的標準,天工共有42個自由度,青龍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