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氫能,靜待破局

盡管氫能投資熱情似火,但受制于成本、儲運等制約因素,目前氫能減排的應用多為示范項目,距大規模產業化還有很長路要走。

按照現在綠氫的價格,企業利用綠氫生產直接還原鐵還不具備較好的經濟性。盡管如此,中國鋼鐵企業還是積極探索并建立了十余個試點示范,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預計要到2035年左右迎來綠氫冶金的規?;l展,較之前要到2040年的預測有所提前。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3年7月10日,北京,大巴車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的全球日加氫量最大的加氫站加氫。田雨昊|中新社|視覺中國

如果不是需要在加氫站外等候7分鐘,估計少有乘客會對“興40”路公交車產生興趣。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趟東起北京大興區青云店鎮,西抵中關村醫療器械園的公交車,藍白外觀的車身印著氫氣化學符號“H?”及“氫燃料電池客車”,車頂打著廣告語“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

這些標識都提醒“興40”路公交車依靠氫能作為動力。在大興區,不止“興40”路公交車使用氫能作動力。

2024年5月的一個尋常工作日的中午,位于大興區黃村鎮的加氫站,一小時內,除了4輛“興40”路公交車,還有6輛冷鏈貨車、3輛物流車、1輛渣土車進站加氫。這座全球最大的加氫站2022年5月投入試運營,每天可滿足500~600輛車的加氫需求。

與北京一樣,各地正對氫能投以極大熱情。目前,全國已有30個?。?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市、區)把氫能寫入“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在2024年的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22個?。ㄊ?、區)提及了氫能現狀及發展目標。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發展氫能已成為多國實現減碳、能源轉型目標的關鍵行動。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1年發布的《世界能源轉型展望》,在1.5°C情景下,氫氣及其制品的碳減排貢獻率為10%,將在鋼鐵、化工、長途運輸、航運和航空等難以脫碳的能源密集型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氫能投資熱情似火,但受制于成本、儲運等因素,目前氫能減排的應用多為示范項目,距大規模產業化還有很長路要走。

減排場景不及預期

和大興區的試驗一樣,在中國當前的氫能政策路徑中,交通被優先提及。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首先提出的量化目標便是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到2025年達到約5萬輛。

從能量密度角度,氫能是汽油的3倍、鋰電池的150倍,這讓氫能在長距離運輸上更有優勢,在國內各地方制定的具體目標中,公交客車、重型貨車、卡車因此被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低碳融合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真統計發現,在2021年下半年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批復的5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中,鄭州城市群當前保有的223輛燃料電池汽車中,100%是公交客車,上海城市群到2025年示范期結束時的5000輛燃料電池汽車目標中,卡車占比68%。

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與我國類似,也都優先選擇了交通作為氫能的應用場景。

歐盟在2020年7月發布的《歐盟氫能戰略》(EU Hydrogen Strategy)提出,在第一階段(2020—2024年),推進綠氫在重型運輸等領域的應用;日本重點關注氫發電渦輪機、燃料電池汽車等技術領域,并對燃料電池生產企業提供最高10%的稅額抵扣或50%的特別折舊優惠;韓國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對氫燃料電池車提供購車補貼,并補貼新建加氫站。

除了長途運輸的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