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養老金是怎么回事|政經十事

責任編輯:張玥

本周的政經熱點,莫過于房屋養老金。根據住建部的口徑,房屋養老金的公共賬戶不需要居民額外收費,由政府負責建立。在房地產大潮之后,房子“老了”怎么辦,是一個日益受到關注的問題。

此外,本周熱點還包括上海樓市調低中小套型比例、海通證券副總經理姜誠君被遣返回國,以及7月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同比下降40.3%等。

針對部分話題,我們邀請了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南京方達咨詢市場研究中心總監金康等專業人士進行解讀。

8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就群眾熱議的“房屋養老金”話題進行權威解讀。其表示,房屋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兩部分組成,其中個人賬戶即業主交存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交存按現行規定執行;公共賬戶由政府負責建立,不需要居民額外繳費。

3天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這三項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目前,全國已有22個城市陸續開展試點。


解讀:“房屋養老金”的提法早在2022年就頻現官方會議、講話及文件中,2023年后住建部門也有多次表示要研究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事實上,在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后,國內大批存量房處于“中年維修期”,老舊小區比例接近四成。

目前,針對老舊小區的維護改造資金主要來自于業主繳納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但2008年前建成的房子也缺少維修基金,更別提中國大量存在的自建房。住建部門首次提到“房屋養老金制度”正是在《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中,出發點是由于2022年4月發生在長沙的一起自建房垮塌事故,造成54人死亡、9人受傷。

群眾對“房屋養老金”制度反應激烈,是聯想到老齡化程度加深,現行的養老金制度捉襟見肘,大家擔心不僅要給自己養老還要給房子養老,甚至是給別人的房子養老。


8月27日,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