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懲戒權合理的邊界在哪里,家校應該達成共識丨快評

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懲戒權是應該有也是必須有的,但應該掌握在有德之人手里,規則合理、懲戒措施合理,且罰當其過。這樣,學生犯了錯之后,才能通過承擔所應承擔的后果受到合理的教育,本人內心也服氣,家長也沒有話說。

責任編輯:辛省志

日前,國務院發布《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支持教師積極管教。這一表述引發關注。

其實,關于對學生的懲戒,是有法可依的。教育部有一個部門規章,叫《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學校有校規校紀,是不難理解的,要維持課堂秩序,要確保學生尊重彼此之間的權利邊界等。設若學生在課堂故意搗亂,令老師沒法講課;學生欺凌他人,或偷搶別人的財物等,對這些行為,若不加以制止與懲戒,讓學生明白做壞事是要承擔后果的,實質上就是縱容與鼓勵,有違教育的宗旨。

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還包括道德與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明辨是非,有所為有所不為。后者單單靠說教是不夠的,老師與家長要言傳身教,且身教重于言傳,以身作則;在此基礎上,管教也需要罰則與懲戒,讓孩子明白做錯事得自行承擔后果。故而,有罰則的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