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川酒的萬里之行

流動的美酒,天生就具有傳播性。

宋代竇蘋《酒譜》載,有擅長釀酒之人名為劉白墮,所釀之酒濃香醇美,在盛夏的烈日下久置,酒香不僅不散,反倒更加濃郁,可令人沉醉月余。士人貴胄紛紛專程求購,并作為重禮互相饋贈,令此酒遠傳千里,時人取“如白鶴般遠飛千里”之義,稱此酒為“鶴觴”。

這雖為志怪之言,卻道出了古時名酒的地域傳播現象。自古蜀地出名酒,那些工藝高超、品質卓絕的佳釀雖產自川蜀,卻在商隊的馬蹄聲中翻越山嶺,在渡口的楊柳風里穿行江海,流入千里之外的芳樽中,或銷三分愁,或釣一首詩。

這是川酒的旅行,也是各地文化的邂逅,這樣的故事自古以來便一直頻繁進行著。而自2017年伊始的 “川酒全國行”活動,則將川酒的傳播規模推向了古所未有的巔峰。在七年間,四川名酒劍南春、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水井坊、舍得“六朵金花”攜眾川酒企業形成聚力,先后在長春、貴陽、西安、南京等13個城市開辦活動。而隨著蜀酒濃香流轉千里的,則是四川沉淀千年的釀造歷史,靜水流深的川酒文化。

川酒為何能行千里之遙?又為何成為溝通各地文化的橋梁?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就藏在千年時光中。

天之美祿,溝通南北

糧食釀酒工藝,早在商代以前便已出現。晉人江統《酒誥》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蛟粌x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边@揭示著糧食酒的發現,很可能因為煮熟的谷物粥,在意外霉變糖化后,碰巧發酵成酒。

相比于可直接用野果發酵制作的果酒,糧食釀酒工藝更為復雜,需要先將谷物糖化,再進行酒化,若無穩定的工藝流程加持,想釀出美酒概率極低。而這一難題,至晚在距今三千年前的商王武丁時期便已經解決——武丁曾將自己的臣子比喻為制作美酒用的“曲蘗”,這說明在商代,已誕生了以酒曲釀酒的工藝。

從偶然天成,走向人類智慧的結晶,從大地上生長的谷物,到經過復雜工藝最終釀造的瓊漿,酒的釀成,來自天與人的協力,這令它具備了溝通天人的神圣屬性。古人將酒稱為“天之美祿”,商人制造青銅酒具,以酒為引,問卜于祖先;周人確定禮法,以酒為儀,祭祀于天地。若說上古時期有什么是從制作到使用都堪稱“考究”的,那便唯有酒了。

這種考究不僅限于中原地區,也在蜀地被發揚光大。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曾出土過一件繁復華麗的龍虎青銅尊,其浮雕花紋、造型特點與中原地區青銅器如出一轍,經學者考證,當與商代青銅器系出同源?!白稹币恢倍际巧瞎徘嚆~酒器中的經典款式,常用來在祭祀中獻酒,而龍虎青銅尊的發現,則力證著蜀地與中原的酒文化,早在商代便已產生交集。

時至戰國,這一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在綿竹金土村,曾出土銅罍、提梁壺等精美酒具?!对娊洝酚性疲骸拔夜米帽私鹄湣?strong>,而青州戰國遺址也曾出土過提梁銅壺,它們與綿竹金土村文物形成了絕佳互文,無聲訴說著上古時期一場場關于酒的文化碰撞。

古蜀之酒,之所以能促生上古南北兩大文化的交匯,與蜀酒酒體的上佳口感直接相關?!吨芏Y》將酒分為“三酒”,以長期釀制、精心過濾的“清酒”為最佳。而晉人左思的《蜀都賦》則描述巴蜀之酒“觴以清酊,鮮以紫鱗?!鼻弭礊榍寰?,可見在漢代以前,蜀地之酒便已達到了品酒的最高標準。

如此佳釀既成于高超釀酒工藝,亦依賴當地得天獨厚的水土。在蜀地綿竹,冰消雪融之水經重重巖層過濾,變得甘洌爽口,富含礦物質,極其適合釀酒;而都江堰滋育的川西平原,五谷在肥沃的黑土地生長,又因飽滿的谷粒低垂,又為制曲、釀酒提供了優質原料。水與土是綿竹美酒地域優勢的一體兩面,當純凈甘甜與醇美濃香交匯,一場溝通南北的蜀酒傳奇,就此誕生。

唐宋風骨,墨染濃香

在唐代,一種來自蜀地的美酒,引領一時飲酒風尚?!杜f唐書》記載:“劍南歲貢春酒十斛?!泵磕?,劍南道特產的宮廷御酒“劍南燒春”都會隨著貢品的車馬,行過貫通唐都與巴蜀的子午道,前去征服長安貴人的味蕾。

所謂“燒春”,改良于《齊民要術》中“蜀地酴酒”之法:在冬天取流動的冰水,浸泡小麥制曲,待來年春天,冰雪消融后釀造,因需低溫加熱催熟,又是在春季釀造,因此得名“燒春”。

自古蜀地出才子,而蜀地的美酒,則成為詩人的靈魂朋侶。在蜀地長大的李白,一生都與酒結緣,相傳李白青年遠游時曾路過綿竹,為一嘗劍南燒春,竟脫貂裘換酒作為抵押。而在成名后,李白的詩作不僅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孤絕清冷,“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之灑脫肆意,更有因酒而生的誠摯真切。在一位相熟的釀酒老師傅去世后,李白曾動情地寫道:“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千年前的那場釀酒人與飲酒人的惺惺相惜,便借著短短二十字,傳播千里,吟唱千年。

時至宋代,隨著商業經濟的繁榮與官方對釀酒資質的嚴格管控,蜀地釀酒工藝躍升到了新的階段。據北宋蘇軾《蜜酒歌并敘》所載,籍貫蜀地綿竹的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笔竦匮永m唐代鵝黃酒、五代多糧酒等工藝,在宋代發展出了蜜酒鵝黃工藝,其酒甘美似蜜,醇濃醉人,恰如蘇軾“君不見,南園采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的形容。而在品嘗蜜酒后,蘇軾的弟弟蘇轍也和詩一首,盛贊蜜酒工藝之精:“調和知與酒同法,試投曲糵真相宜?!?/p>

蜀酒之香不僅名動四海,還彰顯著宋人的氣節與風骨。在南宋初年,為籌募資金抗擊南下的金兵鐵蹄,綿竹曾推行“隔槽酒法”——官府提供釀酒場所、酒曲與一應工具,而百姓則帶著原料,繳納一定費用后,便可釀酒自銷。這條法規在為百姓創收的情況下,也為綿竹帶來了巨額的酒稅,因此被“中興以來唯一人”、籍貫綿竹的名臣張浚所推廣,令四川酒稅從緡錢140萬緡猛增至690萬緡。這些增加的銀錢,大部分被用于宋人收回故土、抗擊敵軍的“恢復之業”。而綿竹美酒,也因此在精神層面,與南宋各地志存恢復故土的仁人志士們千里聯動。

雅俗共賞,萬里同香

明崇禎五年,祖籍綿竹的張岱來到西湖。當時大雪三日,在天、云、水、山共白的景象之中,張岱在湖心亭偶遇兩個陌生人,并共飲三大白。而與之呼應的,是乾隆年間的酒中行家、太史李調元,在來到綿竹后,他驚艷道:“天下名酒皆嘗盡,卻愛綿竹大曲醇?!币粋€是身在他鄉不忘持杯的綿竹人,一個是來到綿竹樂不思歸的酒中客,四川綿竹的酒味之美、酒文化之盛,可見一斑。

李調元不是唯一因綿竹大曲而擊節贊嘆的,臺灣《四川經濟志》載:“四川大曲酒,首推綿竹?!痹诿髑鍟r代,隨著蒸餾酒工藝、成熟的五糧釀造工藝的發展,綿竹地區已出現了蜚聲華夏的綿竹大曲酒,并圍繞美酒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商業體系。在清末,綿竹著名的大曲坊多達18家,釀酒作坊百家不止,其運酒行商的盛況,正如清代詩人李錫命《詠綿竹》中所描述的:“山程水陸貨爭呼,坐賈行商日夜圖。濟濟直如綿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p>

    時至二十世紀,綿竹大曲遠銷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地,并連連斬獲四川省勸業會頭等獎、四川省優秀酒類獎等殊榮。綿竹“恒豐泰”釀造的綿竹大曲,更在1932年的四川名產品展覽會上驚艷四座,首次被批準使用注冊商標,在風云際會的民國名酒之中異軍突起,堪稱成都“酒壇一霸”。如今,劍南春“綿竹大曲”已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來自綿竹的劍南春,也成了中國名酒中的一塊金字招牌。

在千里之遙的京津地區,雅俗共賞的飲酒風尚也在時刻進行著。在記載京津地區風俗的《燕京歲時記》中寫道:每到重陽節時,京津人士都會提著酒壺,出城登高望遠,并聚在一起“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倍诹⒋簳r節,懂吃的老天津人,會特意吃春餅、春菜,喝一盅春酒,仿佛要將整個春季的風華爛漫,如此啜入肚腸。

在天津,酒不僅是文化事,也是日常事,走親訪友,必要帶酒,下館子吃飯,必會點酒,就連看一場京劇,也往往愛點《貴妃醉酒》。美酒賦予了老天津人特有的“松弛感”——在舊時天津的酒樓外,往往掛著一只悠然晃動的酒葫蘆,似乎瞧一眼,酒香便要從葫蘆里溢出來,引動老饕的肚中酒蟲。而在一座老茶酒樓門口,天津人寫下了這樣一句上聯: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酒去。如此閑情逸致,與當年張岱在湖心亭賞雪,同陌生人對酌的趣味,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此可見,酒是一種跨越山川地域的語言,無論在四川綿竹,還是老天津,兩杯綿甜凈爽、濃香四溢的美酒一碰,無需多言,因為一切盡在不言中。

川酒之美,千里同行

如今,川酒“六朵金花”之一、中國名酒劍南春作為唐代的宮廷御酒,宋代的風雅典范,明清的川酒明珠,以其上佳的品質贏得了歷代愛酒人的鐘情,無論是其濃醇的口感,還是開放的理念,都與 “三會??凇钡奶旖蛏疃绕鹾?。

承續上千年的川酒交流史,2024年8月24日,由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川行九州 津上添花”——2024川酒全國行天津站品牌推廣活動正式啟動。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以劍南春等“六朵金花”為代表的四十多家川酒企業,攜三百余款白酒產品,在天津搭建“川酒集市”,并與天津本土“老字號”美食深度合作聯動。

在活動現場,除了傳統產品推介、展示與銷售,還增添了川酒非遺釀造技藝展板和非遺互動體驗區,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四川非遺技藝。為了貼近年輕消費者群體,本次川酒全國行特別安排了citydrink活動,參觀者可以在現場品嘗劍南春特調,感受唐宮御酒的當代多元表達?;顒悠陂g,還推出了“川酒行”旅游精品線路,邀約游客來到美麗的川酒核心產區,全方位感受川酒之美。從古法到多元,從現場到遠游,這一切都揭示著本次活動不僅是單純的產品推廣,更立足于整個川酒、四川飲食文化的傳播。

川酒雖產自蜀地,卻自古便是華夏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釀酒人的鉆研、精進與堅守,成就了川酒卓絕的品質;而吹花題葉、共品春芳的春酒風雅,則凝聚了川酒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它們共同構成了川酒行走天下的底氣。

當川酒之香遍散寰宇之時,很多事情便得以被看見:在千年時光,見深厚底蘊,在千里之行,見氣魄與格局。千年御酒走過千里長途,一場新的酒史傳奇,正在發生。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