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古城遍地開花,古城經濟卻一地雞毛
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目前有312個,但全國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古城鎮超過2800座。
這些古城、古鎮規劃開發多數千篇一律,都是仿古建筑,歌舞表演、燈光秀、外加餐飲娛樂,給人的感覺就是“看起來都一個樣”。嶄新的古建筑,雜亂的畫風,赤裸的商業氣息,注定沒有吸引力。
責任編輯:辛省志
8月27日“張家界上半年虧損逾6000萬元”話題沖上熱搜,無獨有偶,前一天,“大唐不夜城半年僅賺23.53萬元”也同樣引發網友熱議。
在網友心目中,張家界、西安這些景點都非常熱門,屬于優勢旅游資源,怎么就不賺錢呢?
其實,網友的看法存在一些誤解。實際上,上市公司張家界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不負責管理運營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以及天門山等網紅景點。張家界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景區,只有大庸古城和寶峰湖。而這個大庸古城,門庭冷落。2024年五一勞動節假期,不少旅游城市人聲鼎沸,大庸古城游客寥寥,只有城墻和里面一座建筑開燈。
根據張家界旅游集團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大庸古城上半年購票人數僅有2300人,比去年同期大跌81%,營業收入不足233萬元,同比下跌約8.5%。
張家界市原名大庸,明洪武初年曾把慈利州降為大庸縣,但不久就復名慈利縣,在境內設軍事機構大庸衛,但很快也改名為永定衛,大庸成為永定衛下轄的千戶所。清雍正十三年改永定衛為永定縣,縣治就在如今的張家界市永定區。1914年因與福建永定縣同名而被民國政府改為大庸縣。到1994年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大庸這個名字其實只用了不到90年。2016年起,張家界旅游集團投巨資“原址重建大庸古城”,要“在張家界城市中心重現明清時期的盛景”。2022年8月,大庸古城全面完工。
然而,自2021年試運營以來,這個被寄予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