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與千里馬,對峙在創投回購訴訟潮中

當時那撥創業者在公司估值較高時,都會簽署回購條款。尤其當業務發展得比較順利卻缺少資金時,“這一階段都會愿意冒險一些”。

公司完成減資程序,是進行股權回購的前置條件?!斑@對債權方是不利的,債權方可能會起訴公司。因此才逐漸演變成創始人要承擔連帶責任?!?br />
“創投需要允許失敗,但國資的重點是保值增值,每個項目都不能虧,虧了領導是需要擔責的?!?/blockquote>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馮葉

蔚來汽車中國總部位于合肥智能科技園。視覺中國/圖

2020年,合肥市政府向蔚來投資70億元,后者將總部遷入合肥,被創投圈看作標志性事件。視覺中國/圖

“現在就是一環接一環,賭誰更狠?!?br>

阿里系創業者羅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消費領域創業十年,他不僅成為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并拿到了多輪融資,還向別的創業公司投資了數千萬元。

現在他面臨著雙重困境。一方面,他的公司已經連續兩年陷入回購麻煩,投資人“一分都不讓”,自己有可能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另一方面,他擁有對被投企業的回購權,但對方表示“沒錢”。

這是眼下許多中國創業公司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回購。

根據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撰寫的文章,回購條款最早由美元基金引入中國。它指的是,在該輪投資發生若干年后,一般是五年或以上,投資人有權要求公司贖回投資人的投資,贖回價格一般是本金加利息。

倘若在退出并變現的渠道暢通時,這本是風險投資的一條順暢通道。但隨著A股上市這條渠道收緊,整個投資鏈條都被憋在最后一環,引發了一場空前的對峙。

不少投資機構正通過一輪訴訟,試圖追回投資。雙方對峙法庭的回購協議顯示,不僅許多公司簽有這一條款,甚至創業者個人也要負連帶責任。

根據禮豐律師事務所起草的回購報告,截至2024年8月中旬,中國約有13萬個項目將陸續面臨退出壓力,其中有上萬名創業者可能面臨數億元的回購風險。

“我們一個公司都沒有要求回購過,結果我們自己被回購了?,F在這個事情就變成,所有人都賭狠,看是投資機構狠,還是創業者更狠?!绷_城說。

風險投資何時變成一種無限連帶責任的債權?目前的局面該如何解決?這樣的爭論席卷了2024年的創投圈。

創業者大冒險

當前涉訴的這撥創業者,也是最早接觸到回購條款的創業者,他們大多是在2014年-2018年拿到的投資。

當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點燃了中國創業者的熱情,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的造富故事,將互聯網創業一下子帶入黃金期。

這一年,中國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一萬家,熱錢瘋狂涌入,投資人則堅信“寧可錯投,不可錯過”。

趙俊,外號土匪,曾是中國最早一批登山向導之一,攀上過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2013年年底,他創辦了境外旅游公司懶貓旅行,一度拿下泰國市場35%的份額。2014年年底,趙俊在北京獲得天使輪融資,次年又拿下A輪融資。

旅游業,在整個互聯網創業大潮里并沒有那么亮眼,投資也不算特別多,“但就算是這樣,融資也相對變得容易?!壁w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2015年,行業里20-30家公司中,有10家都拿到了超過一億元的融資。

有了資本加持,補貼大戰不可避免。懶貓旅行2015年補貼燒了一千多萬元,毛利率從15%一度打至6%。2017年,企業估值達3.8億元,“我拿到了最后一筆融資,正是在這一輪加入了回購條款”。

其中,回購利息約定為10%。趙俊表示愿賭服輸,“既然創始人完全理解所有條款,愿意簽字,那就應該承擔回購”。

在企業早期融資時,由于估值較低,意味著投資人風險低,回報相對高,創業者一般會拒絕回購。但當企業估值高了,投資人的回報倍數會降低,在這個階段加入回購條款,在趙俊看來是合理的。

然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