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洲,誰更能代表西方?

德國作家歌德在兩百年前的1827年曾評論說,“美利堅,你的那個大陸勝過我們的這個舊大陸”?!皻W洲的高傲,美國的仰視”也許正好說明,美國是西方文明的成功繼承人,而不是將一切都拋諸腦后的反叛者。歐洲與美國這對西方文明的表親兄弟,在未來仍然會是一對爭吵不休的盟友。盡管,美國的繼承并非照單全收,美國的反叛也讓歐洲人為之擔憂。

責任編輯:陳斌

當今世界是美國執牛耳的時代,“全球化即美國化”(Globalization is Americanization),在相當程度上,是一個兼具事實依據與直觀感受的命題。

從衣食住行到科技商業再到流行文化,源自美國的事物都在全球風行。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創造和運營著全球商業模式,美國的資本市場與金融機構在配置全球的生產要素與資源,美國的大學組織著全球的學術活動,美國的律師和法官在為全球創造著產權和商業規則,美國的文化輸出也做到了“取代歐洲而代表西方文明”。

戰后尤其是冷戰以來的美國在深深影響著全球?!叭A盛頓共識”不僅是對“美國化”的高度概括,也是世界各國從理論到實踐都在默認遵守的指南。喝可口可樂,穿牛仔褲,看好萊塢影視,用個人電腦,玩智能手機,從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到形而上的價值觀,“美國化”已經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世界各國或多或少、或主動或被動地都融入了這一進程。

對于西方之外的世界各國而言,“美國就是西方”“美國代表西方”“透過美國認識西方”似乎都是不證自明的命題。但對同屬西方文明的歐洲而言,這些命題卻不那么肯定,甚至還不無否定之聲?!皻W洲價值觀”對“華盛頓共識”的挑戰一直都存在著。

歐洲美國大不一樣

今人常以“歐美”連稱,但歐洲與美國之間卻大有不同。物理意義上的大西洋在地殼運動下逐漸變寬,大西洋兩岸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也有此疆彼界之別。從政治制度、思想流派、社會結構這些價值觀層面,再到飲食起居、體育運動、文化娛樂這些生活方式層面,歐洲與美國之間的鴻溝都并不小。

美國歷史學家彼得·鮑德溫就列出了“歐洲與美國之間的十七個差異”,遍舉經濟、社會福利、醫療、犯罪、教育、環境、宗教的諸多不同,有些差異甚至大于西方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的差異。

長期以來,美國的社會流動性被認為高于歐洲,但貧富差距也要比歐洲大,稅收與福利也相應低于歐洲,個人主義更代表美國精神。二百多年來,“美國夢”成為建國的宏大敘事,吸引舊大陸的移民前來尋找機會逆天改命。美國沒有歐洲式的貴族頭銜,也沒有舊大陸那些頑固的社會結構,這些都造就了獨特的美式價值觀,進而反過來塑造了有別于歐洲的美式生活方式,以及輻射全球的美式文化。

美式文化對西方文化的重塑是全方位的,舉凡飲食、體育、音樂、服飾都與歐洲大異其趣。美式咖啡,美式速食,美式足球,美式臺球,美式流行樂,美式服飾,都呈現出“去精英化”“大眾化”“平民化”“商業化”“流行文化”的特點,與傳統意義上等級森嚴、自負格調的歐式精英文化拉開了顯著差距。

飲食是個有趣議題。在不少歐洲人看來,漢堡包、可口可樂、炸雞薯條這些“24小時營業”的“美式垃圾食品”堪稱飲食文化的糟粕。直至2018年,意大利米蘭才開了該國的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實現了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多年以來“讓咖啡回家”的夙愿。盡管,當時還是國會議員的意大利現任總理梅洛尼怒斥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