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給男性患者做婦科類診療?談談“騙醫?!钡陌l生機制丨快評
放到一個池子里的社會統籌基金某種程度上成了“公地”,在代價已經付出的前提下,參保人都有更大的激勵追求“撥到碗里才是自己的”,醫院當然也想從醫保中分到更大的一杯羹。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國家醫保局官微刊發《誰在給男性患者做婦科類診療?》一文,曝光了30家為男性做婦科類診療排名靠前的醫療機構和30位為男性開具婦科類診療排名靠前的醫生。
文章及其所附的兩個表格顯示:“宮腔鏡檢查”“宮頸癌篩查”“宮頸擴張術”這些都屬于婦科類診療項目,但一些男性患者居然也產生了此類醫保費用。耒陽市人民醫院一年開展了1674次此類檢查,內蒙古阿拉善盟王彥君診所王醫師一人一年就開展了127次此類檢查。
國家醫保局對此的定性就是“騙醫?!?。具體而言,又分兩種情形。
一種是醫療機構串換項目騙醫保。例如,耒陽市人民醫院將不屬于醫保報銷范圍的自費項目“使用高頻電刀手術加收”,串換成可報銷項目“腔內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經陰道)”;株洲市三三一醫院將自費項目“無痛胃鏡麻醉”(74元/次),串換成乙類項目“宮腔鏡麻醉”(450元/次)進行報銷。
醫院串換項目,將自費項目變成可報銷項目,甲類是全額報銷,乙類是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