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中道:錢乘旦談英國文化模式和現代化進程

編者按:

1924年的中國和世界,處在現代史上一個醞釀著告別與新生的分水嶺上。民主與科學的觀念,隨著新文化運動,在沉睡已久的華夏播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漸漸散去,和平、發展、尋求民族獨立,成為時代的呼聲。一百年之后的2024年,南方周末采訪多位知名歷史學者,回望各國現代化之路,探討“何為現代”。
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跟文明的多樣性其實是一致的,由于文明多樣性的存在,完成現代化的道路的選擇一定是不同的。只有找到符合自己國情需要的道路,現代化才有可能比較順利,有可能最終完成。

大量事實說明,很多所謂的“失敗國家”,就是因為它非常機械地去模仿別人,結果那條路走不通。

責任編輯:劉悠翔

英國切斯特城墻,始建于羅馬帝國時代,諾曼人征服英國后擴建,如今與現代城市景觀融為一體。icphoto

英國切斯特城墻,始建于羅馬帝國時代,諾曼人征服英國后擴建,如今與現代城市景觀融為一體。icphoto

二戰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取的現代化模式主要是蘇聯模式和西方模式。冷戰后,蘇聯模式解體并最終逐步消失,但西方模式也未一統天下,所以出現了現代化模式問題。

在從北非到西亞、南亞次大陸,延伸到東南亞的“新月地區”,什么是現代化,是否要實現以及如何實現現代化,一直爭論不休,“去現代化”與“反現代化”的思潮始終存在。在發達經濟體中,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實現現代化的路徑也迥然有異,并且始終伴隨著矛盾與危機。

2024年,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錢乘旦和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陳曉律合著的《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再版了。錢乘旦還曾主編10卷本《世界現代化歷程》叢書,從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的視野,來解釋“現代化”概念,并分地區深入分析了多種多樣的現代化進路。

錢乘旦提出的問題是,發展中國家是完全復制西方國家現代化模式還是要結合本國實際創造一種新的現代化模式?這并非一個新話題,而是爭論了一個世紀之久。

近日,南方周末記者對錢乘旦進行了專訪。

和平漸進改革的英國模式

南方周末:如何描述英國現代化轉型的特點?

錢乘旦:整個的英國近代歷史和發展道路,是沖突雙方在斗爭中融合,最終形成一種新的模式。不是沒有沖突,沒有斗爭,甚至暴力、戰爭等等都有,可是無論什么樣的沖突,最終的結果都是沖突的雙方無法完全消滅對方,走向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東西。而這個新的東西,包含著或者繼承了曾經互相對立的雙方的一些基本特征。英國歷史體現著這樣一個特點,不僅是政治方面,在經濟、社會、思想的領域也是這樣。這就跟法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比如在克倫威爾時期,按照現代化這樣一個框架來進行理解的話,英國需要從傳統的政治模式向現代的政治結構轉變??藗愅柎驍×藝醯能婈?,處死了國王,可是他并沒有完成轉變政治結構的任務。相反,完成這項任務的標志性事件,是在克倫威爾革命結束的40年以后,也就是你所說的光榮革命,它不是戰爭,沒有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也不是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件,看起來非常平淡,甚至說它是宮廷革命也行,但它解決了英國的政治制度從傳統到現代的基本轉化。

南方周末:在你的著作《英國文化模式溯源》里,談到了英國發展道路當中的幾種觀念。英國既有保守主義的代表人物埃德蒙·柏克,又有主張民權的托馬斯·潘恩,這些不同政治觀念的博弈,在英國歷史上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錢乘旦:英國的發展道路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比,有個很大的特點,可以用三個詞匯概括:和平、漸進、改革。除了克倫威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